本报讯:日本的一项前瞻性随机研究证实,非缺血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在接受4个月的螺内酯(安体舒通)治疗后,左室容积和左室质量可得到明显改善;作为预后和左室肥大的生化标志物,脑利钠肽(BNP)血浆水平也显著降低,说明内源性醛固酮(ALD)在非缺血性CHF患者左室重塑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尽管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在治疗CH……
本报讯 :日本的一项前瞻性随机研究证实 ,非缺血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C H F )患者在接受 4个月的螺内酯 (安体舒通 )治疗后 ,左室容积和左室质量可得到明显改善 ;作为预后和左室肥大的生化标志物 ,脑利钠肽 (B N P )血浆水平也显著降低 ,说明内源性醛固酮 (A L D )在非缺血性 C H F患者左室重塑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尽管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 C E )抑制剂在治疗 C H F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 ,但 C H F病死率仍然较高 ,病死率高的部分原因是接受 A C E抑制剂治疗患者的醛固酮 (A L D )逃逸现象。螺内酯是 A L D受体拮抗剂 ,最近的研究表明 ,它可降低接受 A C E抑制剂、洋地黄和利尿剂治疗的 C H F患者的病死率 ,但它对左室重塑的影响还不清楚。
该研究共纳入 37例轻中度非缺血性 C H F患者 , N H Y A心功能分级Ⅱ~Ⅲ级 ,左室射血分数 (L V E F )<45%。这些患者被随机分入螺内酯组 (20例 )和安慰剂组 (17例 )。螺内酯剂量为 25m g ,每日 1次 ,治疗 4个月。在治疗前后分别用 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容积和左室质量 ,同时检测神经体液因子如心房利钠肽 (A N P )、 B N P和心肌纤维化标志物──前胶原Ⅲ型氨基末端肽 (PⅢ N P )的血浆水平。 (J A m C o l l Ca r d i o l 2001, 37∶ 1228)
结果显示 ,治疗前后 ,安慰剂组病人的所有参数均无显著变化。螺内酯治疗组病人治疗4个月后 N Y H A心功能分级显著改善 (2. 3± 0. 1对 1. 9± 0. 1, P =0. 002);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左室收缩末容积指数、左室质量指数显著减低 , L V E F显著增加 , PⅢ N P、 A N P、 B N P血浆浓度显著下降。螺内酯组患者血浆 PⅢ N P改变和左室质量指数改变 (r =0. 65, P =0. 0019 )及左室容积指数改变 (r =0. 459 ,P =0. 045)呈显著正相关。
研究者认为 ,该研究首次证明非缺血性 C H F患者接受螺内酯治疗 4个月可改善左室容积指数和左室质量指数 ,同时降低血浆 PⅢ N P和 B N P水平。由于治疗后血压和体重无明显改变 ,因此左室容积和质量的降低可能是由于阻断盐皮质激素受体所致。血浆 A N P和 BN P水平 ,尤其是 B N P水平对 C H F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螺内酯治疗后血浆 B N P水平的降低是左室充盈压降低和左室重塑改善的结果。螺内酯治疗后血浆 PⅢ N P改变与左室容积及左室质量指数改变呈显著正相关 ,提示 PⅢ N P是螺内酯影响左室重塑的有效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