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疾病的发病率正在城市悄悄抬头,成为本世纪的流行玻这就是“心衰”(全称慢性心力衰竭或心功能不全)。专家说,人们对心衰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心衰病人常被忽视,无法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心衰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洪华山说,心衰是一个严重的全球性公众健康和临床问题,心衰的基本病因……
一种疾病的发病率正在城市悄悄抬头 ,成为本世纪的流行病。这就是“心衰”(全称慢性心力衰竭或心功能不全 )。专家说 ,人们对心衰的危害性认识不足 ,心衰病人常被忽视 ,无法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是心衰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洪华山说 ,心衰是一个严重的全球性公众健康和临床问题 ,心衰的基本病因在我国正发生变化 ,由过去以风湿性心脏病为主 ,逐渐转变为以冠心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为主要病因。
心衰危害性大 ,表现为死亡率、病残率和再住院率高。心衰患者得病两年后死亡率高达3 0%— 40%, 5年后死亡率超过 50%, 6年后死亡率高达 70%。据统计 ,心衰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 5 %— 5. 6%, 65岁以上则达 6. 4%,发病率每 10岁增加一倍。最近发布的中国心力衰竭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目前 35— 74岁成年人中约有 400万心衰患者 ,而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在美国 ,每年大约有 5亿美元用于心衰的药物治疗 ,而用于反复住院和治疗的费用可达数百亿美元。患者每年住院和门诊的花费大约是恶性肿瘤治疗费用的两倍。从这个意义上讲 ,心衰是人类的又一杀手。洪华山介绍说 ,心衰症状一般较明显 ,患者可以自我识别。当出现以下症状时 ,常是心衰的发作信号———心慌、气急、水肿、疲劳以及咳嗽咳痰、痰中带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尿少、夜尿增多、肝区胀痛等。
对心衰患者而言 ,带病延年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 ,因此 ,合理、细致的保养非常重要 ,采用科学的手段自我保护 ,是延缓病情进展、防止病情恶化的关键环节。洪华山说 ,尽管心衰是一种严重的疾病 ,但只要尽早进行规范化治疗 ,就能有效改善症状。目前 ,大多数心衰病人仍需要长期进行内科综合治疗 ,才能有效减少住院次数 ,减轻症状 ,延长生命。
■链接
心衰防治十三条
洪华山通过《城市新闻》提醒心衰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良好的起居规律 ,适当休息 ,坚持每天午休 1小时左右 ,如果平躺时感到呼吸困难 ,可采取头高脚低位 ;
2.感到劳累勿强迫工作 ,避免情绪紧张精神压力过大 ,如感到紧张 ,深呼吸 6次 ;
3.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活动 ,以不感疲乏、最高心率每分钟不超过 120次为度 ;
4.保持室内温度相对恒定 ,室内每日至少通风两次 ,每次半小时 ;
4.预防呼吸道感染 ;
6.控制体重 ;
7.平时要观察脉搏、血压、面色、尿量、体重的变化 ,睡觉前观察踝部是否肿胀 ,夜间睡眠是否有被憋醒感 ;8 .若出现心慌、咳嗽、呼吸困难、难以平卧、浮肿、恶心、呕吐、尿量减少 ,一天之内体重增加1000克以上 ,说明心衰加重 ,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9 .晚餐宜少食 ;
10.盐量一般 5克 /天以下 ,中度心衰 3— 2. 5克 /天 ,重者每日不超过 1克。对食欲差、进食少、使用强利尿剂者 ,不宜过分忌盐 ,并适当增加醋、胡椒、葱、姜等调味品 ;
11.减少刺激性饮食 ,禁用浓茶、咖啡或辣椒等。多吃新鲜蔬菜 (尤以多食冬瓜为宜 )、水果、豆制品 ,多吃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 ,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减少糖和动物脂肪的摄入 ;
12.限制摄入水量 ,每天喝水量不要超过 1000毫升 ,过多的水分易导致呼吸困难及脚踝肿等 ,少吃含有隐性水的食物 (如果冻、冰块及葡萄、西瓜等 );
13.禁止饮酒吸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