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70岁的老人张某,13年前不幸患上前壁心肌梗死,虽经抢救后脱险,但需常年应用强心利尿剂、扩血管药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且病情逐年加重。去年开春,状态甚差的老人紧急住进黑龙江省红十字医院心内科病房,经临床各项检查,诊断为“冠心并陈旧前壁心肌梗死、心功能Ⅳ级”。根据张某病情,科主任何晓枫在原治疗药物不变的基础上,大胆地加用了β-……
哈尔滨市 70岁的老人张某 , 13年前不幸患上前壁心肌梗死 ,虽经抢救后脱险 ,但需常年应用强心利尿剂、扩血管药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且病情逐年加重。去年开春 ,状态甚差的老人紧急住进黑龙江省红十字医院心内科病房 ,经临床各项检查 ,诊断为“冠心病、陈旧前壁心肌梗死、心功能Ⅳ级”。根据张某病情 ,科主任何晓枫在原治疗药物不变的基础上 ,大胆地加用了β -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 3. 125毫克 ,每日给药二次 ,并逐渐加量至每日 25毫克。在这一用药方法的维持治疗下 ,不到一个月 ,老人的病情出现可喜的转归 ,呼吸困难明显减轻 ,可平卧入睡 ;心衰症状、体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3个月后病人已能胜任一般活动 ,无心悸气短表现 ,生活恢复自理。治疗不到一年复查临床各项指征 ,心功能升至 1~ 2级。自 19 9 3年以来 ,该院心内科应用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共计 29 4例 ,其中重度心衰 27例 ,总有效率达 86. 2%,临床疗效十分满意。
传统上认为心力衰竭只有血流动力学的异常 ,故治疗多用改善血流动力学的药物 ,而避免使用负性肌力药物。随着研究深入 ,人们对心力衰竭时神经内分泌的改变越来越重视。国外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实验 ,首次证实 β-受体阻滞剂对于心衰的独特的治疗作用。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 ,能使死亡率下降 34%,猝死率下降 41%,心衰引起的猝死率下降 49 %,并可使因心衰加重住院的次数及天数下降。β-受体阻滞剂卓越的疗效源于其阻断过高的交感张力对心脏的进行性损害 ,预防并逆转心肌结构重塑的病理过程。这些激动人心的结果给心力衰竭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但大多数医生对 β-受体阻滞剂因有负性肌力作用而能否有效逆转心衰心存疑虑 ,因为这毕竟是对传统治疗原则的挑战。 19 9 9年以来国际上几项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 , β -受体阻滞剂确能显著减少心衰病人临床事件的发生 (包括总死亡率 ),但事实上 ,用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的试验中 ,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项试验的对象是真正典型的心功能Ⅳ级患者。因此 ,目前国际上大部分观点认为 :在心功能Ⅳ级的最严重的心力衰竭病例中 , β -受体阻滞剂仍需慎用 ,除非当事医生有相当丰富的临床经验。
何晓枫医师等人的临床体会是 :开始治疗尽可能予以小剂量 ,根据病人耐受情况逐渐缓慢加量 ,直至病人能够耐受的最大剂量。β -受体阻滞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用量个体差异较大 ,每日 50~ 200毫克 ,每日平均 75毫克 ;长期应用 ,效果持续存在。应用β -受体阻滞剂拮抗交感神经的过度兴奋 ,不仅能改善心衰的血流动力学状态 ,预防恶性心律失常 ,而且具有独特的心肌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