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阿婆四年前被检查出患有冠心病,她的心脏左前降支血管已完全堵塞,当时医生认为她应该尽快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可是一听说手术时要大开胸,阿婆和家人都很害怕,不肯手术,只希望通过用药改善病症,这样一拖就是三年多。近一年来阿婆的病情逐渐加重,每天心慌、无力、胸痛,一站一走都气喘,甚至晕倒,到这次住院前夕,阿婆扶着墙壁也不能走路了。医生一……
方阿婆四年前被检查出患有冠心病 ,她的心脏左前降支血管已完全堵塞 ,当时医生认为她应该尽快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可是一听说手术时要大开胸 ,阿婆和家人都很害怕 ,不肯手术 ,只希望通过用药改善病症 ,这样一拖就是三年多。近一年来阿婆的病情逐渐加重 ,每天心慌、无力、胸痛 ,一站一走都气喘 ,甚至晕倒 ,到这次住院前夕 ,阿婆扶着墙壁也不能走路了。医生一检查 ,认为血管再不疏通随时会导致生命危险 ,可老人还是不肯接受开胸手术。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心内科刘幼文副主任医师组织会诊后认为 ,可以采用微创的介入治疗新技术为阿婆疏通冠状动脉 ,免除阿婆和家人的担心。
导管疏通生命供血通道
刘幼文主任介绍说 ,为方阿婆治疗的技术叫做“冠状动脉球囊扩张及支架安装术”。近些年来 ,这项技术在国内进展较快 ,它是从患者大腿根部的大动脉切开一个不大的小口 ,将治疗用的导管伸入 ,再沿着导管的管道将收缩着的球囊延伸至冠状动脉堵塞的位置 ,而后数次给球囊充气 ,通过球囊的扩张将堵塞的冠状动脉逐渐疏通 ,然后安装三个金属支架以支撑冠状动脉 ,避免冠状动脉发生闭合 ,这样 ,冠状动脉的重新通畅就保证了心脏的血液供应。像方阿婆的手术 ,刘幼文副主任医师和刘强主治医师不到两个小时就顺利完成了。
方阿婆说 ,手术当天 ,我就开始下床走动 ,第二天一早 ,还下楼走到医院大楼外面 ,以前心慌、气短、胸痛、浑身没有力气的感觉都消失了。
血管闭合器让患者减少痛苦
刘幼文介绍说 ,能让患者手术后很快就下床走动 ,是因为手术时采用了一种新的技术———血管闭合器。这种小型器械的作用 ,就是新的手术切口缝合方法。专家说 :这类介入手术的入口 ,选择的是大腿根部的股动脉作为运送治疗器械的通道 ,尽管切口只有 3毫米左右 ,但在很强的大动脉血液压力下也容易引起手术切口破裂或者发生动脉血栓等 ,因此 ,以往患者手术后必须 24小时内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休息 ,这对患者来说是比较痛苦的。而现在采用的“血管闭合器” ,就是从动脉的里面完成切口缝合 ,手术后 3个小时左右 ,患者就可以活动了 ,既减少了不适 ,也有利于患者康复 ,更早地体验到手术成功、健康恢复的良好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