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部分患者,虽然确实存在心肌缺血的客观表现,但无任何胸痛及其它任何不适,临床上称之为隐匿性冠心病,又称无痛性心肌缺血。为什么会存在心肌缺血而无症状的情况呢?一般来说,此类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较轻,或者是存在较好的侧支循环能及时为缺血、缺氧的心肌供血,从而不出现疼痛症状。此外,与此类患者痛阈较高(对疼痛的敏感性低下)也有很大……
有部分患者 ,虽然确实存在心肌缺血的客观表现 ,但无任何胸痛及其它任何不适 ,临床上称之为隐匿性冠心病 ,又称无痛性心肌缺血。
为什么会存在心肌缺血而无症状的情况呢 ?一般来说 ,此类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较轻 ,或者是存在较好的侧支循环能及时为缺血、缺氧的心肌供血 ,从而不出现疼痛症状。此外 ,与此类患者痛阈较高 (对疼痛的敏感性低下 )也有很大的关系。由于无痛性心肌缺血多见于老年人及合并糖尿病者 ,这可能与神经功能损害亦有关。
隐匿性冠心病诊断主要依靠仪器检查 ,可供选择的检查项目有动态心电图、活动平板试验、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影、心脏彩超等 ,其中动态心电图的价值最大 ,当发现有缺血性的 ST段改变 ,持续至少一分钟 ,而患者当时无胸闷及其它不适症状 ,结合患者伴有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易患因素 ,便可考虑本诊断。但由于动态心电图检查存在假阴性和假阳性的可能 ,可作多次检查 ,确诊可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由于无痛性心肌缺血发作时 ,患者无明显不适 ,所以不能觉察或自认为无妨 ,未加重视,尽管无症状心肌缺血可认为是早期的冠心病 ,但其危险性与有症状型完全相同 ,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塞、心源性猝死的机会也相同 ,其长期预后亦相似 ,一些专家认为因患者无症状而往往得不到适当的治疗 ,其危害性可能比发作性心绞痛还要大。所以医患两方均要有高度的警惕性 ,对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易患因素和 (或 )心电图可疑的患者需进行运动心电图试验或动态心电图检测 ,及早发现隐匿性冠心病。由于本病是冠心病的早期或建立了较好的侧支循环的阶段 ,防治得当可防止发展为严重的类型 ,有些病例还能治愈。所以 ,提倡清淡饮食、忌烟酒、注意劳逸结合 ,适当减轻工作。若合并高血压、高血脂 ,则宜将有关指标控制在正常范围 ,并坚持服用麝香保心丸、丹参片、硝酸酯类药物。麝香保心丸为中成药,与硝酸酯类药物相比 ,长期服用无副作用。它除用于急救之外 ,平时服用能降低血粘度 ,减轻高脂血症对动脉的损害 ,从而从根本上有效抑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一步发展 ,是冠心病患者的“保心”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