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11月4日下午,国际心脏研究会(ISHR)中国分会第七届暨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学术会议的卫星会议上,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内科副主任陈纪言教授作了名为“聚焦介入心脏病学”的报告。自从1977年完成了世界第一例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以来,介入心脏病学开始了飞速发展。介入治疗后影响疗效的最大因素就是再狭窄的发生,其……
本报讯 :11月 4日下午 ,国际心脏研究会(ISHR)中国分会第七届暨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学术会议的卫星会议上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内科副主任陈纪言教授作了名为“聚焦介入心脏病学”的报告。
自从 19 77年完成了世界第一例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以来 ,介入心脏病学开始了飞速发展。介入治疗后影响疗效的最大因素就是再狭窄的发生 ,其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由于气囊扩张 ,产生血管的弹性回缩或重构 ;二是因为支架放入后导致过度血管内膜增生而发生再狭窄。一般而言 ,使用普通支架治疗 ,随访 (6个月 )期内血管直径平均减少约 0. 8~ 1mm。与之相比 ,药物涂层支架的优势就在于它可有效预防再狭窄。支架对抗血管弹性回缩及病理性重构 ,涂于支架上的抗增生药物则防止过度的新生内膜形成。
由强生公司开发的Cypher支架就是其中的代表 ,该支架使用的药物为雷帕米松 (一种免疫抑制剂 ),它不能直接涂于支架 ,而须溶于高分子聚合物中再涂于支架。除此之外 ,其外层再涂了一层外包膜以控制药物释放的速度。经过多项临床试验证实 ,Cypher支架安全、有效 ,有防止新生内膜形成的作用 ,术后效果可维持2年。
据陈教授介绍 ,未来的心脏介入治疗中 ,普遍支架将会被药物涂层支架取代 ,当然其前提是药物支架的价格与普通支架相等或相近。在经临床试验证实的有效治疗中 ,再狭窄高危病人以及有循证医学初步证实的病人 ,如糖尿病、小血管病变、长期病变病人从药物涂层支架治疗中获益最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经临床试验证实后 ,药物涂层支架在治疗支架内再狭窄、开口处病变、分叉口病变、慢性阻塞性病变以及前降支近端病变方面会更具优势。
不过 ,由于药物支架发展时间较短 ,临床试验开展相对较少 ,在以下几个方面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药物涂层支架使用何种药物最有效 ,其量效关系如何 ?是消除再狭窄还是延迟再狭窄的发生 ?其边缘效应是什么 ,如何解决 ?药物涂层支架是否影响内皮化而导致亚急性血栓形成 ?其局部远期毒性如何 ?
陈教授也认为 ,药物涂层支架的安全性、有效性已得到初步确认 (再狭窄率约 0%~ 9 %)。我们有理由相信 ,药物涂层支架的发展将对冠心病的治疗产生巨大的影响 ,它的研究结果可能会使以前很多临床资料显得过时 ,药物涂层支架的发展标志着旧时代的结束 ,新篇章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