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岁的王老师因突然心慌、胸闷、心前区疼痛到医院就诊,医生说她是“冠心脖。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王老师的心慌、胸闷、心前区疼痛的症状暂时缓解,可又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医生又说是“浅表性胃炎”。此后,虽经药物治疗,王老师的病情却没有好转的迹象,体重却由60多公斤下降到40多公斤,并产生严重失眠、焦虑,由于被疾病折磨得痛不欲生,她一度产生……
48 岁的王老师因突然心慌、胸闷、心前区疼痛到医院就诊,医生说她是“冠心病”。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王老师的心慌、胸闷、心前区疼痛的症状暂时缓解,可又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医生又说是“浅表性胃炎”。此后,虽经药物治疗,王老师的病情却没有好转的迹象,体重却由60 多公斤下降到40 多公斤,并产生严重失眠、焦虑,由于被疾病折磨得痛不欲生,她一度产生自杀的念头。
医生和病人家属都奇怪,为什么按原有诊断进行的治疗,不仅没有效果,反而越来越重?再做检查,仍未发现有其他疾病,只好到省城大医院检查治疗。
医学专家详细询问了王老师的病史,查阅病历资料,了解到王老师这个高中毕业班的班主任,工作压力很大,由于竞争与其他老师的关系也不是很融洽,一直觉得疲劳,加之家中事务及老小都要靠她,所以王老师越来越烦躁、易怒,生活、工作都象压在她身上的大山,感到生活没有任何兴趣或快乐可言,失败、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等种种不适更是时时困扰着她。医学专家经过综合各项判断,确诊王老师为躯体形式障碍,病人虽表现为多种不适,实际上是抑制症的躯体化表现。建议王老师辞去毕业班班主任工作,安心休养。通过心理治疗和口服抗抑制等药物治疗一周后,症状迅速缓解,两周后,症状消炎。
好多平素性格内向,敏感多疑,不爱交际,多愁善感的人,由于工作、学习压力大,家庭、社会负担沉重,往往会在过度劳累、某种疾病的影响下,出现各种躯体不适症状,如心血管症状、胃肠道症状、持续性躯体疼痛、呼吸系统症状、月经紊乱、停经或性功能障碍等。这些障碍多是由于脑内神经递质异常,如5 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改变所致。王老师的心慌、胸闷、胃肠道症状就是这样引起的。
治疗这类疾病除心理治疗外,抗抑郁药物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可根据不同的症状使用5 羟色胺回收抑制剂如盐酸氟西汀、舍曲林等。但这些药物均须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