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取得肯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对象:住院和门诊患者40例,男性30例,女性10例,年龄34~82岁(平均64岁)。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心绞痛程度分级标准参照1979年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心律失常座谈会《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
我们应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取得肯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对象 :住院和门诊患者 40例 ,男性 30例 ,女性 10例 ,年龄 34~ 82岁 (平均 64岁 )。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 ,心绞痛程度分级标准参照19 79年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心律失常座谈会《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排除心肌梗塞急性期者、伴中度以上高血压者、伴重度心肺功能不全者、伴肝肾功能不全者、伴出血性疾病者及对本药过敏者。分为两组 :稳定型劳累型心绞痛组 22例 ,伴室性早搏者 8例 ;不稳定型自发型心绞痛组 18例 ,伴室性早搏者 9例。
2.方法 :所有患者用药前均进行心电图及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化验检查 ,伴室性早搏者做动态心电图检查。全部病例予以通心络胶囊治疗 , 4粒 /次 ,每日三次 ;2周后改为 2粒 /次 ,每日三次 ,共 4周。疗程结束后复查上述指标。
3.观察项目 :①心绞痛发作情况 :详细询问记录 4周内心绞痛发作的次数、程度、硝酸甘油的用量 ;②耗氧指标 :测量 4周中心率及血压变化程度 ,并计算耗氧量指数 ;③实验室指标 :血脂、血糖、电解质及肝肾功能 ;④心电图 :测定缺血性ST段下移的导联总数 (NST)和各导联缺血ST段下移的总毫伏数 (∑ -ST);⑤动态心电图 :了解室性早搏的变化情况 ;⑥药物不良反应。
4.疗效判定 :显效 :用药后心绞痛程度分级降低 2级和心电图有明显改善。有效 :以上两种居其一者 ,或心绞痛程度分级降低 1级而心电图有所改善。无效 :心绞痛程度分级和心电图均无改善。心律失常中的室性早搏 (VPB)减少 75%以上 ,或成对VPB减少 9 0%以上 ,或短阵室性心动过速 (NSVT)消失确认有效。
结果
通心络胶囊治疗心绞痛总有效率为 9 2.6%,缺血性ST -T改善率为 64. 4%,对VPB有效率为 84. 2%,对RR间隔、PR间期、QRS时限无影响 (见表 1)。
通心络胶囊治疗对心率、血压和心率血压乘积 (RPP)无明显影响 ,治疗前后血脂、血糖、电解质及肝肾功能均无改变 ,硝酸甘油用量明显减少 (P <0. 001)(见表 2)。
治疗期间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 ,无因不良反应而停药者。
讨论
通心络胶囊对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 4周的结果表明 ,虽然其对心肌耗氧量无明显的降低作用 ,但疗效肯定 ,对稳定型和不稳定型两类机理不完全一致的心绞痛疗效均佳。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扩张冠脉 ,解除痉挛 ,增加心肌供氧量而调节心绞痛时心肌的氧供求失衡 ,解除心肌“能量饥饿”状态 ,达到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目的。所以通心络胶囊治疗后硝酸甘油用量明显减少 ,心绞痛发作明显减少。通心络胶囊对心肌电活动不稳定、异位节律点兴奋性增高而产生的早搏亦有效。对血脂、血糖、电解质及肝肾功能无影响 ,治疗中无任何不良反应发生。通心络胶囊使用方便、安全、高效 ,值得在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