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黄酮系天然存在于蔬菜、水果、茶叶及葡萄酒等饮料中的多酚抗氧化剂。在试验中发现,类黄酮可能以抑制对人体有害,也是导致冠心病的致病因素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还有降低血栓形成的作用。科学研究发现,在日常的食物中,洋葱、苹果、茶叶中均含有大量的类黄酮。早在1985年,国外学者们便用核对膳食史的方法对805名年龄在65~84岁的男性,进行了类……
类黄酮系天然存在于蔬菜、水果、茶叶及葡萄酒等饮料中的多酚抗氧化剂。在试验中发现 ,类黄酮可能以抑制对人体有害 ,也是导致冠心病的致病因素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 ,还有降低血栓形成的作用。科学研究发现 ,在日常的食物中 ,洋葱、苹果、茶叶中均含有大量的类黄酮。
早在 19 85年 ,国外学者们便用核对膳食史的方法对 805名年龄在 65~ 84岁的男性 ,进行了类黄酮摄入量的调查 ,然后跟踪追查了五年。这些人每日类黄酮摄入量的基本值平均为 25. 9毫克 ,其主要来源 61%为茶 , 13%为洋葱 , 10%为苹果。在进行追踪观察的五年间 ,共有 43人死于冠心病。在 69 3名无心肌梗塞史的男性中 ,有 38人发生致死性或非致死性心肌梗塞。而观察发现 ,类黄酮的摄入量与冠心病的死亡率呈明显的负相关。也就是说 ,类黄酮摄入量低者 ,冠心病死亡率高 ;类黄酮摄入量多 ,则冠心病的死亡率低。
虽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与年龄、体质、吸烟与否、高密度脂蛋白含量低、血压、体育活动多少、咖啡消费量、摄入能量、摄入维生素 C、 E及β—胡萝卜素量、膳食中纤维素的量等有一定关系 ,但科学研究者在进行了科研校正后 ,依然发现类黄酮的摄入在降低冠心病的发病中 ,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观察结果发现 ,在日常生活中 ,常饮茶 ,并经常食用洋葱或苹果的冠心病人 ,其死亡率明显低于平日摄入茶、洋葱与苹果少的冠心病患者。这是因为前者摄入了较多的类黄酮的缘故。
许多年以前 ,人们就发现茶叶、洋葱、苹果可以降低胆固醇 ,预防中风和冠心病 ,并以为是其中的果酸成分在起作用。后来人们才发现 ,在这些普普通通的日常食物中 ,蕴藏着减少冠心病危险的物质──类黄酮。科学饮食 ,可以预防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