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发动机和总枢纽,与全身各脏器在机能上有着密切关系。由于心脏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到一定程度后,心脏得不到充分的血液供应,缺血缺氧,使心肌代谢受到严重影响,长此以往,心肌逐渐硬化,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而出现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终末阶段的表现,病情重,病死率高。早期发现心衰,及时治疗,对于控制病情发……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发动机和总枢纽,与全身各脏器在机能上有着密切关系。由于心脏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到一定程度后,心脏得不到充分的血液供应,缺血缺氧,使心肌代谢受到严重影响,长此以往,心肌逐渐硬化,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而出现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终末阶段的表现,病情重,病死率高。早期发现心衰,及时治疗,对于控制病情发展,改善病人预后十分关键。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发动机和总枢纽,与全身各脏器在机能上有着密切关系。由于心脏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到一定程度后,心脏得不到充分的血液供应,缺血缺氧,使心肌代谢受到严重影响,长此以往,心肌逐渐硬化,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而出现心力衰竭。由心衰引起的血液循环障碍除影响心脏本身外,还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呼吸、消化、神经等系统的功能,并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当这些系统的症状首发或较突出时,往往会干扰对心衰的识别,加之老年人身患多种疾病,彼此相互影响和掩盖,若用先入为主的思维方法诊断疾病,往往容易造成误诊。为避免误诊误治,要善于寻找老人心衰的蛛丝马迹。
●乏力这是心衰的早期信号。由于心排血量下降,引起全身骨骼肌的血流灌注不足,导致全身乏力,极易疲劳,少气懒言,走路稍快或轻微劳动即感心慌胸闷、气喘如牛。但由于症状缺乏特异性,往往被误认为是“年老体弱”而听之任之。
●尿少、浮肿由于心功能减退,心排血量降低,使肾血流减少及体循环瘀血,常出现双足、双小腿水肿,劳累后加重。患者往往24小时总尿量减少,但夜尿却相对增多,这是因为在夜间平卧休息状态下,回心血量增多,肾灌注好于白天,故夜尿相应增加,易误诊为慢性肾炎,男性病人易误诊为前列腺增生症。
●咳嗽、气喘严重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肥厚梗阻性心肌病等,由于左室压力负荷过重或严重的二尖瓣狭窄,左房黏液瘤或巨大血栓嵌顿二尖瓣口,可致左心室舒张期充盈减少,左心室排血量降低,肺静脉及肺毛细血管压力增高。当体力活动、情绪激动等因素使体循环回心血量增多、左心室排血量低于右心室排血量时,都可发生急性左心衰竭。左心衰患者,有的出现干咳或咯粉红色/白色泡沫痰;有的在睡眠中突然出现胸闷、气短或喘息,需要高枕卧位或被迫坐起。这是由于左心衰导致肺瘀血及气管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加,致使呼吸道通气受阻,常被误诊为支气管炎或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