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雪飞)北京大学肾脏病研究所暨第一医院肾内科赵明辉教授等经过十余年的研究,终于促使国内医学界认识到原发性小血管炎在我国绝非少见玻他们关于该病的系列研究近日荣获200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据赵明辉教授介绍,原发性小血管炎属于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包括局灶节段坏死性肾小球肾炎、韦格纳肉芽肿病和显微镜下型多血管炎。该箔…
本报讯 (记者王雪飞 )北京大学肾脏病研究所暨第一医院肾内科赵明辉教授等经过十余年的研究 ,终于促使国内医学界认识到原发性小血管炎在我国绝非少见病。他们关于该病的系列研究近日荣获 200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据赵明辉教授介绍 ,原发性小血管炎属于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主要包括局灶节段坏死性肾小球肾炎、韦格纳肉芽肿病和显微镜下型多血管炎。该病进展迅速 ,到肺、肾受累时可危及患者生命。我国直到上世纪 80年代末还对此病认识不足 ,患者不是被误诊为肾衰、尿毒症 ,就是被误诊为肺癌、肺结核等 ,贻误了宝贵的治疗时机。
上世纪 9 0年代初 ,在我国著名肾脏病专家王海燕教授的指导下 ,赵明辉从读博士研究生时就开始针对原发性小血管炎展开系列研究 ,其间包括到英国剑桥大学师从国际著名小血管炎专家Lock -wood教授。十多年来 ,由他和同伴们组成的课题组在国内率先建立了原发性小血管炎特异抗体 (ANCA)的检测方法“间接免疫荧光法” ,并使之与国际接轨 ,迅速提高了阳性血清的检出率。他们系统研究和报道了引起ANCA阳性小血管炎的各种疾病 ,详细介绍了不同疾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 ,并总结了大剂量皮质激素冲击联合环磷酰胺疗法的治疗效果。他们在国内首次对原发性小血管炎引起的肺损害从临床到各种影像学特点进行了报道 ,强调了对于大咯血患者实施血浆置换治疗的价值 ,提高了我国医师 ,特别是呼吸内科医师对该类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水平。此外 ,课题组还对ANCA阳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系、与治疗甲亢药物“丙嘧”的关系等进行了探讨 ,并且提出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