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颖刚)中华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唐福林教授在会议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血管炎是风湿性疾病中一组疑难疾病,其发病率并不低,且严重危害患者身体健康。但因其临床表现不典型,缺乏特异性诊断标准,因此极易漏诊误诊,甚至风湿科医师对该类疾病亦认识不够,应引起临床各科医师的足够重视。据唐教授介绍,血……
本报讯 (记者王颖刚 )中华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唐福林教授在会议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 ,血管炎是风湿性疾病中一组疑难疾病 ,其发病率并不低 ,且严重危害患者身体健康。但因其临床表现不典型 ,缺乏特异性诊断标准 ,因此极易漏诊误诊 ,甚至风湿科医师对该类疾病亦认识不够 ,应引起临床各科医师的足够重视。
据唐教授介绍 ,血管炎是一组异质性少见病 ,其特点是血管壁的炎性细胞浸润和血管壁坏死。其分类一直存在多种不同的方法 ,目前较为公认的是 19 9 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 (ACR)提出的分类体系。 19 9 4年ChapelHill会议 (CHCC)对各种常见的非感染性系统性血管炎进行了命名和定义 ,并逐渐被用于血管炎的分类中。
提及血管炎的诊断 ,唐教授介绍 ,目前临床上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免疫病理学特点以及不同的影像学特点来做出 ,但金标准仍然是组织病理学检查。由于组织活检具有一定创伤性 ,很多患者拒绝接受 ,因而增加了确诊的难度 ,有时不得不采用试验性治疗以明确诊断。目前为止 ,公认的诊断血管炎的特异性血清学标志仅有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 (ANCA),寻找更多特异性血清学抗体是当务之急。
血管炎的治疗并不复杂 ,治疗药物主要是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但唐教授强调 ,治疗的关键是掌握个体化原则。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 ,选择合理的用药时机、药物类型及剂量 ,以达到疾病完全缓解很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