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血管炎是弥漫性结缔组织疾病中诊断最为困难的一组疾病,为了提高对系统性血管炎的全面认识,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于2002年5月30日至6月2日在辽宁省大连市举行了系统性血管炎及风湿病研讨会,这是我国第一次有关血管炎的会议,来自内地及香港、台湾的5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邀请世界知名的德国L櫣beck医科大学Gross教授,做了“……
系统性血管炎是弥漫性结缔组织疾病中诊断最为困难的一组疾病 ,为了提高对系统性血管炎的全面认识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于2002年 5月 30日至 6月 2日在辽宁省大连市举行了系统性血管炎及风湿病研讨会 ,这是我国第一次有关血管炎的会议 ,来自内地及香港、台湾的 5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大会邀请世界知名的德国L櫣beck医科大学Gross教授 ,做了“系统性血管炎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的学术报告。Gross教授在报告中讲到 ,系统性血管炎是一组异质性疾病 ,病因目前并不十分清楚 ,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免疫病理学以及不同的影像学特点 ,但确诊仍需依赖组织病理学检查。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对诊断血管炎有极大的辅助意义 ,但不能依据ANCA做出血管炎最终诊断。几乎所有系统性血管炎都需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对血管炎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和了解 ,也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各种新的方法。Gross教授的报告使到会代表提高了对血管炎的进一步认识 ,并了解了目前国际研究的一些进展 ,为在我国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宝贵经验。
本次大会还通过分组发言讨论的形式 ,介绍了风湿性疾病临床及基础研究的最新进展。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报告的重组Ⅱ型胶原250~ 270多肽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T细胞的活化作用、北京同仁医院报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等 ,为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提供了实验室基础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应用T细胞疫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取得了初步成绩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采用自身干细胞移植联合血浆置换治疗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取得了满意效果。大会还采用了临床病例讨论的形式 ,讨论了有关激素冲击治疗及免疫抑制剂冲击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及相应处理 ,通过对 12例各医院提供的疑难病历的热烈讨论使与会者获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