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又称churg──strauss综合征。该病于1939年首先由Rackemann和Greene观察到部分结节性多功脉炎患者伴有哮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肺内病变三联征的特点,后被Churg和Strauss命名为变应性肉芽肿和血管炎。该病为一种主要累及孝中血管口径的系统性、过敏性肉芽肿性血管炎,尤其是肺部血管最易受累,临床主要……
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又称churg──strauss综合征。该病于 19 39年首先由Rackemann和Greene观察到部分结节性多功脉炎患者伴有哮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肺内病变三联征的特点 ,后被Churg和Strauss命名为变应性肉芽肿和血管炎。该病为一种主要累及小、中血管口径的系统性、过敏性肉芽肿性血管炎 ,尤其是肺部血管最易受累 ,临床主要表现为哮喘、变应性鼻炎 ,全身血管炎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加为特点。
该病发病年龄以 20~ 40岁为高峰 ,男性多于女性。
本病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 ,故其发病机制也仅为一些学说。如有学者认为可能与遗传素质、家族史、寄生虫、乙型肝炎病毒及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故其发病机制亦仅为病原体直攻击学、针对血管成分的免疫学说和间接免疫反应学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