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体血管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椎体良性肿瘤,组织发生为错构瘤,多发生于青壮年,以胸椎下段和腰椎上段多见。病理学表现为大量增生的毛细血管及扩张的血窦。部分患者没有临床症状,不需要治疗;但也有部分病人因为血管瘤的浸润,造成背部酸胀疼痛,脊椎僵直,活动受限,急需治疗。血管瘤组织如果侵入椎管内压迫脊髓,可出现进行性截瘫。很多患者因为椎体血管瘤失去了……
椎体血管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椎体良性肿瘤 ,组织发生为错构瘤 ,多发生于青壮年 ,以胸椎下段和腰椎上段多见。病理学表现为大量增生的毛细血管及扩张的血窦。部分患者没有临床症状 ,不需要治疗 ;但也有部分病人因为血管瘤的浸润 ,造成背部酸胀疼痛 ,脊椎僵直 ,活动受限 ,急需治疗。血管瘤组织如果侵入椎管内压迫脊髓 ,可出现进行性截瘫。很多患者因为椎体血管瘤失去了运动能力和劳动能力 ,大大影响了生活质量。
椎体血管瘤的治疗一直是个难题。以往因为手术需要切除椎体和植骨 ,可能导致危及生命的出血 ,手术很难完成。有的医疗单位采用经过动脉栓塞椎体血管瘤的供血动脉 ,以减少病灶内血流量。因为供血小动脉数量众多 ,栓塞很难达到预期效果。血管瘤对放疗有一定的敏感程度 ,因此对椎体血管瘤直接放疗或椎板切除术后放疗 ,一直是以往的主要治疗手段 ,但几乎所有经治病人都在短暂的症状缓解后复发。因此 ,以往椎体血管瘤被有的医生称为良性椎体病变中的不治之症。
这种状况直到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治疗手段———经皮椎体成形术后 ,才得到彻底改观。经皮椎体成形术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 ,10余年前在法国首先使用 ,近 5年在国际上兴起。这是一种简单的、创伤性小的手术操作 ,在X线的引导下 ,从背部向椎体插入一根细针 ,向被血管瘤浸润的椎体中注入一种叫做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骨水泥 ,它具有同时闭塞血管瘤的血窦腔 ,缓解疼痛和重建骨骼生物机械强度的三重作用。手术在局麻下进行 ,一次治疗大概需要 30到 40分钟时间 ,即使体质虚弱的患者也可以接受此治疗。根据天坛医院及其合作单位美国霍普金斯医院的经验 ,疼痛完全缓解率超过 9 0%,有效率几乎为 100%。
有少量病人单独依靠经皮椎体成形术还不能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这些病人的血管瘤组织除了累及椎体外 ,还压迫脊髓或马尾等神经组织 ,造成下肢疼痛、无力、大小便障碍或截瘫等症状。对于这些病人 ,可以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与外科手术联合治疗。首先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注射骨水泥加强椎体强度 ,同时向后椎弓根注射一种特殊的生物胶以减少术中出血 ;隔天外科手术治疗 ,手术包括椎板切除减压、硬膜外血管瘤切除。采用这种方法 ,椎板切除术中出血很少 ,硬膜外肿物的切除也很容易。
椎体成形术的出现 ,为椎体血管瘤的治疗提供了最为直接、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此外 ,此方法还广泛地应用于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恶性椎体肿瘤的治疗中 ,为众多椎体病变、腰背部疼痛的患者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