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65岁的老年妇女,50岁时开始出现左下肢内侧静脉迂曲、怒张,并逐年加重。近两年来,局部开始浮肿,指压后留下一个深凹,皮肤逐渐变为褐红色。她到医院检查心肾,均未见异常。最后,经医生确诊为下肢静脉曲张症。下肢静脉曲张症是最常见的老年血管外科疾患,随年龄增加,患病率亦相应升高。有统计表明70岁以上老人约半数罹患此症。临床表现有时与肾脏病性水肿……
一位 65岁的老年妇女 , 50岁时开始出现左下肢内侧静脉迂曲、怒张 ,并逐年加重。近两年来 ,局部开始浮肿 ,指压后留下一个深凹 ,皮肤逐渐变为褐红色。她到医院检查心肾 ,均未见异常。最后 ,经医生确诊为下肢静脉曲张症。下肢静脉曲张症是最常见的老年血管外科疾患 ,随年龄增加 ,患病率亦相应升高。有统计表明 70岁以上老人约半数罹患此症。临床表现有时与肾脏病性水肿、心脏病性心衰相似 ,但其下肢浮肿仅限于一侧肢体 ,或为一侧重于对侧 ,而且医生找不到心肾器质性病变 ,故临床不难鉴别。患者主要表现为小腿内侧浅静脉扭曲、扩张、膨出、患肢沉重酸胀 ,有时有肌肉痉挛 ,内踝上方及胫骨前方有可凹性浮肿、皮肤色素沉着或慢性皮炎。严重时有红肿痛炎症表现或出现经久不愈的溃疡。临床分为三种类型 :1.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它是由浅静脉瓣膜关闭不全 ,静脉血倒流淤滞造成的。多发生在体力劳动和站立职业的人群。此外 ,静脉输液刺激 ,腹内压增高疾患 (如顽固咳嗽、前列腺肥大、多次妊娠等 )及静脉管壁和瓣膜的增龄性萎缩和硬化均与本症发生有密切关系。 2.原发性下肢深静脉和交通支静脉瓣膜关闭不全。其病因与浅静脉曲张相同 ,但一般症状较重。 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常突发下肢剧痛 ,患肢肿胀增粗 , 1~ 2周后出现浅静脉曲张表现。但也有 1/3患者不出现急性期症状 (剧痛、肿胀、增粗 ),称作亚临床型。本症常有诱因存在。如手术、分娩、外伤、肿瘤、长期卧床疾患等。尤其是髋骨骨折和前列腺手术后发病率最高。深静脉血栓有时可脱落 ,经回流引发肺栓塞 ,值得关注。本症急性期应进行积极的抗栓抗凝和对症治疗 ,必要时手术取栓。关于下肢静脉曲张的防治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1.去除诱因 ,积极治疗原发病。 2.经常抬高患肢和适当按摩、活动 ,做一些理疗 ,站立时打裹腿 ,或穿特殊的弹性袜。3.内服活血化淤中药和抗栓降黏西药 ,必要时静脉输液给药。 4.保护局部皮肤清洁 ,亦可用75%酒精消毒 ,必要时请皮肤科、外科医生协助处理患肤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