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裕森,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上海医科大学教学医院,上海职工医学院教学医院原院长、神经科主任,上海金秋保健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脑保健指导中心主任医师。1954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先后服务于部队及地方医院,从事临床医学、教学、科研、管理工作40余年。对老年脑瘤,尤以脑血管性痴呆颇有研究,以中西医结合见长,首创“光化学生物疗法”,……
施裕森 ,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 ,上海医科大学教学医院 ,上海职工医学院教学医院原院长、神经科主任 ,上海金秋保健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脑保健指导中心主任医师。
19 54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 ,先后服务于部队及地方医院 ,从事临床医学、教学、科研、管理工作 40余年。对老年脑瘤 ,尤以脑血管性痴呆颇有研究 ,以中西医结合见长 ,首创“光化学生物疗法” ,为上海医学领先专业学科带头人 ,有关专著 2部 ,全国性杂志上发表论文 40余篇。
“人与动脉同寿” ,这是一句精辟的医学结论。人体动脉随着寿龄的增长与血脂的增高 ,内壁粥样硬化的“淤泥”不断增生 ,使血管交通网路障越来越多 ,若进一步发展 ,使血管缺血缺氧乃至心、脑、肾重要脏器梗死 ,后果不堪设想。现在 ,和大家讨论两个问题 :1、什么叫高血脂症 ,与动脉硬化有何关系 ?2、怎样防治高血脂及心脑血管病 ?
一、什么叫高血脂症 ,与动脉硬化有何关系 ?
高血脂是指人体脂质代谢异常 ,当血浆脂质中一种或多种成份的浓度超过正常范围时就称为高血脂症。这里首先要会看检查报告单 ,理解报告单上各项指标的含义 ;其次需了解各种血脂成分的真正含义。许多病人由于不了解每个血脂成分的含义 ,故将血脂中的胆固醇都认为“不是好东西” ,觉得化验结果应该越低越好 ,其实并非如此。
怎样看血脂检查报告单 ?
总胆固醇 (TCH ):正常值是 2. 9 - 6.0mmol/l(毫摩尔 /升 ),过去称 (120- 220mg/dl)。此值升高可见于肥胖症、糖尿病、肾病综合症、甲状腺机能低下、黄色瘤、家属性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粥样硬化、肝脏外胆道阻塞性疾病、胆汁性肝硬化等。低于正常值 ,常见于营养不良、甲状腺机能亢进、恶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及某些感染性疾病和癌症等。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或HDLP):正常值是 0. 78- 2. 2mmol/l(30- 80mg/dl)。具有防止脂质沉着 ,保护动脉不受侵害的作用 ,被人们比喻为“好”胆固醇 ,自然应该多一点为好。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 -C或LDLP):正常值是 1. 56- 5. 72mmol/l (60- 220mg/dl)。该值升高是容易沉积于血管壁引起动脉硬化的“坏”胆固醇 ,含量过高就不是好事。甘油三脂 (TC):正常值是 0. 22- 1.
2mmol/l(45- 150mg/dl)。此值升高见于肥胖症、糖尿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肾病综合症、原发性高脂血症、酒精中毒以及长期摄入高脂肪、高糖、高热量饮食等。
看了上面这些数字后可以知道 ,总胆固醇的值太高、太低都不好 ,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值高一点好 ,可以防止动脉硬化 ,那么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值低一点为好 ,可预防动脉硬化。假如TC升高而HDL -C下降 ,要积级预防冠心病的发生。
二、怎样防治高血脂及心脑血管病 ?
凡是有以下几方面共性 ,作为自我判断有否脑动脉或冠状动脉硬化的可能 ,并作必要的血脂检查。
1、经常头晕、头痛 ,时轻时重 ,且逐渐加重者 ;2、记忆明显减退、近事糊涂、前讲后忘 ,而远事清楚 ;3、近期出现情绪不稳 ,变得易激动 ;4、感觉比往常迟钝、反应较慢 ;5、双手指有颤抖 ,有时抓物无力 ;6、皮肤有异样感 ,有似蚂蚁爬行感 ;7、手指或整个手掌、肢体麻木感 ;8、胸闷、心悸 ,稍活动就气喘感 ;9、胸前有重压感 ,尤以夜间有时被憋醒 ;10、胸前、上腹部、左肩、颈等处有隐痛、刺痛感 ,尤以快走、上楼梯、提重物可加重者。
怎样防治呢 ?
1、合理饮食 :原则是低脂肪、低糖、低胆固醇饮食。
2、适当活动 :运动能使动脉年轻 ,推迟老化。贵在坚持 ,量要适度 ,老年人提倡慢跑或散步 ,亦可两者交替 ,以出现微汗 ,不觉心跳过度为宜。
3、心情舒畅 :生活有规律 ,适当参加社交、避免刺激、心情保持愉快 ,有利减缓心、脑动脉硬化。
4、药物调理 :单味中药有很好的降血脂作用 ,如 :泽泻、首乌、草决明、山楂、灵芝、菖蒲、桑寄生、虎杖等。丹参、当归、川芎等有活血化瘀作用 ,可扩张心、脑血管、醒脑开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