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心肌梗塞患者,经治疗出院后不敢稍事活动,而终日在家静养,造成心理负担过重,以至惶惶不可终日。其实,这样做并不利于心脏功能的恢复。那么,发生心肌梗塞后应该怎样安排生活呢?一、讲究心理调节:要放下思想包袱,保持积极的心态,提高心理免疫力,这对防止再次发生心肌梗塞至关重要。因为乐观豁达是健康的催化剂,而忧心忡忡,……
许多心肌梗塞患者 ,经治疗出院后不敢稍事活动 ,而终日在家静养 ,造成心理负担过重 ,以至惶惶不可终日。其实 ,这样做并不利于心脏功能的恢复。
那么 ,发生心肌梗塞后应该怎样安排生活呢 ?
一、讲究心理调节 :要放下思想包袱 ,保持积极的心态 ,提高心理免疫力 ,这对防止再次发生心肌梗塞至关重要。因为乐观豁达是健康的催化剂 ,而忧心忡忡 ,谈病色变 ,则会加重心脏负担 ,并诱发心肌梗塞。
二、合理安排饮食 :切忌暴饮暴食 ,因为饮食过多可使胃肠道充血 ,减少心脏对自身的血液供应。肥甘厚味食品会增加血液的黏稠度 ,使血液流动不畅 ,导致心脏供血量进一步减少 ,有可能再次诱发心肌梗塞。故心肌梗塞患者饮食宜清淡 ,烹调最好用植物油 ,忌烟酒。
三、定期复查治疗 :首次发生心肌梗塞后 ,要坚持进一步治疗 ,常用药物有硝酸甘油、心得安、心痛定、消心痛等。另外 ,长期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和潘生丁 ,可抑制血小板活性 ,从而减少心肌梗塞的发生。定期复查可以及时掌握心脏功能情况 ,以便调整治疗方案和安排康复活动。
四、适当进行锻炼 :科学而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 ,可改善冠状动脉的功能 ,有利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形成 ,进而调节血液供应 ,有助于减少心绞痛和再次梗塞的发生。但应注意避免劳累和剧烈活动 ,禁忌屏气 ,最高脉率应控制在每分钟 110次左右。锻炼项目宜选择步行、打太极拳、做广播操等。活动中出现胸痛、气急、冒汗、头昏等现象时 ,应立即停止活动 ,必要时请医生诊治。
五、避免劣性刺激 :不宜观看情节紧张的电影和电视 ,并要尽量避免情绪危机。大量资料说明 ,暴躁发怒、压抑、焦虑、恐惧、惊慌等恶性情绪对心肌梗塞的发生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往往导致严重后果。
六、生活有规律 :饮食定时定量 ,保证充足的睡眠 ,防止受寒 ,工作、活动和娱乐时间都不宜过长。另外 ,要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 ,防止因大便秘结时屏气用力而发生意外 ,排便姿势宜取坐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