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南京中医药大学符为民教授与姜亚军主任合作研究脑出血机制及中药治疗取得重要进展。急性脑血管病近10年来一直是我国居民第2位的死亡原因。据1997年“全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报告:我国脑血管病的死亡率为112.03/10万人口(农村居民),134.88/10万人口(城市居民),其致死的占城市人口死亡总数的20.98%,农村则为15.5……
本报讯南京中医药大学符为民教授与姜亚军主任合作研究脑出血机制及中药治疗取得重要进展。
急性脑血管病近 10年来一直是我国居民第 2位的死亡原因。据 19 9 7年“全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报告 :我国脑血管病的死亡率为 112. 03/10万人口 (农村居民 ), 134. 88/10万人口(城市居民 ),其致死的占城市人口死亡总数的 20. 9 8%,农村则为 15. 57%。因其严重的病残率和病死率备受各国政策和卫生部门重视。但到目前为止 ,国内外对于该病的防治均无突破性的进展 ,故积极探寻、认真评价新的治疗方法和方药十分必要和急迫。
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符为民与博士后姜亚军主任医师合作 ,在进行预实验的基础上 ,申报了“脑出血期间凝血酶受体表达及中药干预”科研课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并中标。通过实验研究表明 ,实验性脑出血后脑水肿和脑细胞凋亡与PAP1的表达呈正相关 ,应用特异性凝血酶抑制剂水蛭素使PAP1的表达、脑水肿和神经细胞凋亡明显降低。提示凝血酶通过激活其受体引起继发性脑损伤。凝血酶激活PAP1后可使海马锥体细胞NMDA受体介导的细胞反应增强 2倍左右 ,而NMDA受体的活化使大量Ca + +内流引起Ca + +超载 ,并与钙调蛋白 (CaM)结合 ,Ca + + -CaM大量激活NO合酶 ,时而合成过量的NO ,后者对脑组织也有毒性作用。PAP1的激活还可引起迅速而强烈的细胞形态学改变 ,使神经元的轴突、树突和星形胶质细胞的突起收缩、造成细胞损伤 ,而正常的星形细胞参与维持血脑屏障的完整性 ,从而引起脑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 ,破坏血脑屏障的完整性。中药有抗凝、抗栓、改善局部脑血流作用 ,可降低抗凝血因子Ⅲ的活性 ,抑制血液细胞的聚集 ,改善微循环 ,降低凝血酶受体的表达高峰 ,同时降低水肿高峰期间脑组织的水含量和细胞的凋亡。
总之 ,实验研究表明 ,中药可明显减轻脑水肿及周围炎症反应 ,缓解颅内高压 ,保护脑细胞 ,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及缩短出、凝血时间等。临床研究表明 ,中药治疗可提高脑出血病的治愈率和显效率 ,降低死亡率 ,与单纯西医学治疗包括外科手术等治疗比较 ,具有一定优势。对脑组织凝血酶受体变化和神经元凋亡关系的中药干预研究 ,使脑出血的临床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为中药用于急性脑出血病的抢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