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搜索
通腑泻热豁痰法治疗急性脑出血
时间:2006-8-18 10:49   来自: 中健网·疾病   原作者: 佚名

急性脑出血属内科急症、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的特点。为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探讨有效的治疗手段,改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预后,临床上多应用综合治疗的方法,尤其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广东省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中医科的吴艳华医师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应用通腑泻热豁痰法治疗,动态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运动功能等临床症状的变化,获得满意的疗……

 

  急性脑出血属内科急症、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的特点。为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探讨有效的治疗手段 ,改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预后 ,临床上多应用综合治疗的方法 ,尤其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广东省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中医科的吴艳华医师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应用通腑泻热豁痰法治疗 ,动态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运动功能等临床症状的变化 ,获得满意的疗效。《新中医》2003年第 35卷第 12期中对此作了有关报道。

  将 80例患者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 42例根据病情对症采用常规西医处理 ,并于入院后当天口服或鼻饲通腑泻热豁痰中药汤剂 ,每天1剂 ,水煎分 2次服 ,每次 150ml。中药以通腑泻热豁痰法组方 ,其方由生大黄、玄明粉 (冲服 )、厚朴、枳实、胆南星、法半夏、栝楼、竹茹、石菖蒲、黄连所组成。对照组 38例在予卧床休息、保持气道通畅、吸氧、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一般治疗的同时 ,加用 20%甘露醇、速尿、脑活素、胞二磷胆碱等脱水、降颅压、营养脑细胞。 2组均以治疗 4周为 1疗程。经治疗后 ,治疗组显效 32例 ,有效 3例 ,无效 2例 ,死亡 5例 ,总有效率 83. 3%;对照组显效 19例 ,有效 4例 ,无效 6例 ,死亡 9例 ,总有效率 60.5%。 2组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这提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意识状态及运动功能评分均显著提高。

  脑出血属中医学中风范畴。急性脑出血为出血性中风急性期 ,多因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内风扰动引致火升痰动 ,气血上逆 ,以致络破血溢脑脉之外 ,蒙蔽脑窍所致 ,为本虚标实之证。急性脑出血以标实因素为主要矛盾 ,其中尤以“痰热腑实”的病理机制为突出。针对其病机 ,吴艳华医师治以通腑泻热豁痰为主。其方中诸药合用 ,具有通腑泄热、豁痰开窍之功效。通过以上临床疗效观察 ,吴艳华医师认为 :1.通腑泻热豁痰法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 ,治疗后意识状态评分值明显提高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提示该类方药具有改善患者意识状态的作用 ,可能与其减轻脑组织水肿、抗内毒素及抗自由基损伤有关 ;2.通腑泻热豁痰法治疗后患者的运动功能分级分值亦显著提高 ,与此类药物改善微循环、对血管通透性影响、减少脑组织坏死以及更有效地减轻脑组织水肿以利于尽早恢复大脑组织功能等有密切关系。据此 ,通腑泻热豁痰法治疗急性脑出血是一种有效的、值得推广的方法。

收藏 分享 邀请
精彩图文
最新资讯
今日焦点
[第876期]让异物入气管伤害远离孩子
[第876期]让异物入气管伤害远离孩子
8月25日晚,北京儿童医院接诊一名因异物进入气管而危在旦夕的2岁儿童,经过
[第870期]土方治感冒是否可行?
[第870期]土方治感冒是否可行?
夏秋交际,早晚温差大,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感冒,有些人选择抗一抗就过去了,
[第866期]放线菌素D到底是什么?
[第866期]放线菌素D到底是什么?
近期,“放线菌素D”这一药品被炒得沸沸扬扬,从今年7月起,不断有来自福建
[第861期]夏末秋初蚊虫反扑如何应对
[第861期]夏末秋初蚊虫反扑如何应对
夏末秋初,蚊虫突然多了起来,气温下降加上雨水天气略多,为蚊子生长提供了
[第858期]从服务员烫顾客看烫伤处理
[第858期]从服务员烫顾客看烫伤处理
8月24日晚,温州林女士在一家火锅店吃火锅,要求男服务员加水时双方发生一
健康有道
[第168期]春季如何调养气血
[第168期]春季如何调养气血
胡冬菊 河北省中医院血液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擅长“清热、凉血、活血、止血
[第167期]“完全控制”哮喘,你该怎么办?
[第167期]“完全控制”哮喘,你该怎么办?
武蕾,主任医师、教授,河北省中医院呼吸二科主任,擅长运用中医理论及中西医结合的方
[第166期]告别失眠的日子
[第166期]告别失眠的日子
成立,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1994年毕业于河北中医学院,毕业后至今一直在河北
[第165期]水肿与肾脏的关系
[第165期]水肿与肾脏的关系
冯忖,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主治各种原发及继发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