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是一种常见并多发并难治病,在6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已超过10%。尤其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逐步老龄化,其患病率逐年增加,成为中老年人常见的下肢动脉病变。该病属于一种全身性退行性病变,主要指动脉管腔内粥样物质不断扩大和继发血栓形成,可引起动脉管腔狭窄、闭塞,使肢体出现慢性或急性缺血等症状,其中主、髂动脉病变约占……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难治病,在6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已超过10%。尤其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逐步老龄化,其患病率逐年增加,成为中老年人常见的下肢动脉病变。该病属于一种全身性退行
性病变,主要指动脉管腔内粥样物质不断扩大和继发血栓形成,可引起动脉管腔狭窄、闭塞,使肢体出现慢性或急性缺血等症状,其中主、髂动脉病变约占1/5,股腘动脉占1/2,腘动脉以下占1/6。危险因素包括吸烟、血脂异常、高血压、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糖尿病、运动减少、情绪紧张、遗传因素、肥胖、年龄、性别等,其诊治日益受到医患双方的关注。
在早期,病人仅感患肢轻度发凉、怕冷、麻木、皮肤苍白、活动后易沉重疲乏。当病变发展,症状加重,肢体可出现动脉供血不全的特征性症状,如间歇性跛行(行走后肌肉酸痛、痉挛、疲乏无力而被迫停止活动)。若侧支循环不足,还可出现静息痛(即在休息、静止时患肢也感疼痛、难以耐受),继续加重可出现肢端坏死而截肢。ASO可分为四期:肢体发凉、麻木、远端动脉搏动减弱、检查证实动脉狭窄,踝肱指数(ABI)<0.9;间歇性跛行期ABI 0.5~0.7;静息痛期,ABI<0.5;肢端组织坏死期,ABI<0.3。查体时,在动脉狭窄或闭塞段以下,动脉博动减弱,足背静脉充盈时间延长。患胶皮温降低、肌肉萎缩、汗毛稀疏,动脉狭窄区可闻及血管杂音,buerger试验阳性。辅助检查包括ABI测定、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CT动脉造影(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以及数字减影动脉造影(DSA)。其中DSA是诊断ASO的金标准。
ASO的治疗除常规的戒烟、运动、改进生活方式,应用抗血小板、扩血管、改善跛行的药物及控制相关疾病如降低血脂、稳定血糖、控制血压、预防
心脑血管疾病等,目前主要采用局部溶栓、球囊扩张成形和支架置入术等微创技术。我科开展的下肢各项血管腔内介入技术结合自行研制的中药方剂治疗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临床治疗效果好,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