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搜索
中健网 中健网首页 健康快讯 药品器械 查看内容

加强耐药监测与精细化管理拒绝抗菌药物滥用

2014-7-28 17:41| 发布者: 丁宁| 查看: 29| 评论: 0|原作者: 刘婧婷|来自: 人民网

摘要: 26日,“建立抗菌药物管理长效机制——医院加强耐药监测与精细化管理论坛”在京举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等10家三级甲等医院的主管院长、药剂科和检验科负责人出席,并介绍了在抗菌药物管理、加强细菌耐药监测方面的经验。
    人民网北京7月28日电 (记者刘婧婷)26日,“建立抗菌药物管理长效机制——医院加强耐药监测与精细化管理论坛”在京举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等10家三级甲等医院的主管院长、药剂科和检验科负责人出席,并介绍了在抗菌药物管理、加强细菌耐药监测方面的经验。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或过度应用)是全球医疗行业关注的问题。目前我国住院患者仍存在抗生素使用率高的问题,特别是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和多种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的情况,均高于国际水平。

    为了加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行为,控制细菌耐药,保障医疗安全,我国卫生部门自2011年起开始实施抗菌药物专项整治行动,并出台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为逐步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长效机制奠定了基础。

    2014年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开展的第4年,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在2013年专项整治方案的基础上,要求各医疗机构加大门诊、急诊抗菌药物静脉使用管理力度。通过建立临床科室与感染、微生物检验、临床药学等多学科合作机制;结合专业特点、常见病种等因素,合理设定各个临床科室的抗菌药物应用管理指标;加强本单位细菌耐药情况监测以指导临床等方式,不断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水平。此外,国家卫生计生委还要求,各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在巩固三级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成果的基础上,着力加强二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和民办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在完善抗菌药物管理相关法规的同时,我国还健全了技术支撑体系,建立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和细菌耐药监测网。做好细菌耐药监测,是减少细菌耐药性,正确指导临床合理诊治感染性疾病的一项重要保障。

    在会上,10家三级甲等医院的院长介绍了各医院在抗菌药物管理和耐药监测方面的亮点工作。他们表示,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一责任人,在医院中建立本机构抗菌药物管理工作制度,并设立抗菌药物管理工作机构或者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本机构的抗菌药物管理工作,对落实抗菌药物管理的各项要求非常重要。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副院长陈椿教授提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是公立医院改革和“三好一满意”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专项整治活动开展以来,各医院都围绕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加大了投入,特别是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及细菌耐药预警机制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效果显著。

    “抗菌药物是现代医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二战后,抗菌药物曾经拯救了无数感染性疾病患者,但近20多年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不恰当地使用抗菌药物将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增加。当细菌产生耐药时,抗菌药物不再对其有效。细菌耐药性的增加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可导致腹泻、肺炎、尿路感染和淋病等严重的感染,甚至危及生命的脓毒症。规范抗菌药物使用,遏制细菌耐药,已经是包括医疗机构在内的全社会刻不容缓的工作,否则必然会面临无药可用的窘境。”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陈尔真教授认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将进一步加强医院抗菌药物管理体系,落实责任到人,从院长到职能部门负责人、临床科主任以及临床医生和药师等。通过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临床应用原则,组织医务人员培训、开展公众宣传教育,以及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等工作,优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结构,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行为,有效遏制细菌耐药。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