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医学院联合北京、长春、山东和上海等地多家医院进行的血管性痴呆危险因素的调查表明,不良饮食习惯、烟酒嗜好、精神刺激及脑血管并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疾病是血管性痴呆的主要危险因素。这一研究成果被国内有关专家认定为国际领先水平。研究发现,血管性痴呆的发病特点是阶梯式发展,每一次发病都比上一次加重,直到出现全面的智能障碍。65……
天津中医学院联合北京、长春、山东和上海等地多家医院进行的血管性痴呆危险因素的调查表明 ,不良饮食习惯、烟酒嗜好、精神刺激及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疾病是血管性痴呆的主要危险因素。这一研究成果被国内有关专家认定为国际领先水平。
研究发现 ,血管性痴呆的发病特点是阶梯式发展 ,每一次发病都比上一次加重 ,直到出现全面的智能障碍。 65岁以上的人群中 , 35%有轻度认知功能损害 ,一年后其中 25%的人会发展为痴呆。
调查显示 ,我国北方 60岁以上的老年人痴呆患病率为 3. 9 6%,其中血管性痴呆占多数。血管性痴呆患者在饮食习惯方面 ,多有嗜辛辣和荤的特征 ,且半数以上患者有吸烟、喝酒的习惯 ,烟龄超过 10年。调查还显示 ,痴呆与人的精神状况关系密切 ,抑郁、思虑、易怒、悲伤等不良精神刺激容易导致痴呆的发生。对痴呆既往病史的研究发现 ,脑血管疾病是几乎所有血管性痴呆患者的基础疾病。其次是高血压 ,在血管性痴呆中有 54%的患病率。此外 ,有高粘滞血症、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的人患血管性痴呆的机率也较高。多数患者往往在轻度痴呆时并未意识到 ,待发现时已是重度痴呆 ,贻误了最佳治疗。
天津中医学院副院长张伯礼教授首次提出了将血管性痴呆分为平台、波动、下滑三期的分期论治的理论。他指出 ,血管性痴呆的治疗越早越好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延长平台期 ,控制病情发展 ,并使之相对稳定 ,从而达到防止病情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