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衣晓峰靳万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孙忠人教授通过观察大鼠急性脑缺血脑组织中神经节苷脂及其酸性组分含量,首次揭示了针刺促进脑损伤修复及神经重构的机理。近年来大量实验及临床研究表明: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后可以再生修复并使受损功能恢复。这种特性在人类是固有的,被定义为神经重构或神经重塑,此概念推动了促神经……
本报讯 (记者衣晓峰靳万庆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孙忠人教授通过观察大鼠急性脑缺血脑组织中神经节苷脂及其酸性组分含量 ,首次揭示了针刺促进脑损伤修复及神经重构的机理。
近年来大量实验及临床研究表明 :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后可以再生修复并使受损功能恢复。这种特性在人类是固有的 ,被定义为神经重构或神经重塑 ,此概念推动了促神经重构药物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更深入研究 ,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临床上神经节苷脂 (GLS)对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治疗。
在科研人员的努力下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有能力提取神经节苷脂的国家。但GLS的价格仍很昂贵 ,而针刺治疗简便易行 ,投入小 ,患者负担小 ,并且针刺在治疗缺血性脑损伤中体现出独特的疗效。孙忠人教授数年来的大量前期研究工作已证实针刺对神经损伤的疗效十分明显 ,并利用电生理、电镜及自动图像分析仪等先进手段 ,多学科协作 ,从整体活动、电生理机能、组织形态学、定量学及自由基等方面揭示了针刺促进神经损伤再生修复的机理。
孙忠人教授的实验结果表明 :针刺能够调节脑组织中神经节苷脂及酸性组分GM 1、GM3、GD3含量 ,以此达到脑保护、促进神经重构的作用。研究表明 ,针刺治疗急性脑缺血与神经节苷脂密切相关 ,可通过调节内源性神经节苷脂含量来调整神经细胞电生理活动、生化反应机制和基因表达 ,进而保护神经细胞免受细胞毒的损害 ,延缓和减弱缺血神经细胞的坏死过程和程度 ,促进缺血区和脑损伤的修复 ,调动脑内源性神经保护机制 ,保护和促进脑认知功能的早日康复 ,最终实现神经元及突触功能的重建。专家评价指出 ,该项研究成功揭示了针刺促进神经重构的机理 ,丰富了针灸治疗学的内涵 ,推动了针灸学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