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在美国卒中学会第26届国际卒中会议上,美国Liebeski……
本报讯 :在美国卒中学会第 26届国际卒中会议上 ,美国 L i e b e s k i n d报道了一项试验技术 ,将溶栓药直接送到脑动脉阻塞处 ,可阻止卒中引发的脑损伤。动脉内溶栓术是将一根携带着溶栓剂──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 P A )的导管自腹股沟大血管直插到脑部。医师利用成像术及对比染料选定血运被阻断的准确部位 ,然后施用药剂。
研究者复习了洛杉矶加州大学医学中心 19 9 2年 7月到 2000年 6月间采用该技术所治疗的 9 0例急性卒中病人的临床记录。患者年龄平均 69岁 , 53%为女性。 53%在卒中发作前有过心房纤颤。房颤表现为心房不能正常收缩 ,有时导致血栓形成。如果血栓脱离心壁 ,进入血循环 ,遇到窄细的脑动脉即将导致卒中。目前 ,约 200万美国人患有房颤,房颤患者约 15%发生卒中。房颤未获充分治疗将变成导致更严重和更令人衰竭的卒中的危险因素。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中心 L i e b e s k i n d称 :“房颤与卒中程度加重及病死率增加均直接相关。动脉内溶栓术由于即时开通动脉而使大量患者受益。治疗可在卒中症状出现后 6小时启动。”而急性卒中病人必须控制在发病后 3小时内接受静脉 t P A。试验结果显示 ,动脉内溶栓术后 1周时 ,患者除活动稍显不便外 ,勿需他人帮助即可以生活自理 ,功能恢复满意者占 40%。 L i e b e - s k i n d称 :“我们发现动脉内溶栓术可以为 67%有房颤的卒中患者开通阻塞动脉 ,传统的静脉给药可对全部患者的 30%~40%开通动脉。”
研究者告诫 ,试验发现阻塞动脉内溶栓的脑出血率为 25%,具有房颤者的脑出血率更高些 ,住院病死率亦增高至 19 %;而无房颤者仅 7%、静脉 t P A的脑出血率为 6%。 (美国卒中学会《新闻报道》 2001年 2月 15日 )
L i e b e s k i n d称 ,虽然动脉内溶栓术仍处于试验期 ,但对有房颤史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仍不失为很有潜力的治疗方法。他认为 ,抓住急性卒中未发生前的时机 ,对房颤作充分的适当的预防治疗是值得推荐的。他说 :“有过房颤者于入院时 ,能够按照美国心脏学会/美国胸科医师学会的临床指南进行治疗的仅为 30%;在卒中发病前用血液稀释药物治疗者中 ,药物剂量均嫌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