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中,有些是可以控制的,控制这些因素,对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有重要意义。高血压:脑卒中的危险与血压的升高成正比。我国对上海宝山县5646名15岁以上的农民进行的9年随访研究发现,收缩压大于19.95kpa者,脑卒中发病相对危险度是小于或等于19.95kpa的28.8倍;舒张压大于12kpa者为小于或等于12kp……
在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中 ,有些是可以控制的 ,控制这些因素 ,对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高血压 :脑卒中的危险与血压的升高成正比。我国对上海宝山县 5646名 15岁以上的农民进行的 9年随访研究发现 ,收缩压大于 19 . 9 5k p a者 ,脑卒中发病相对危险度是小于或等于 19 . 9 5k p a的 28. 8倍 ;舒张压大于 12k p a者为小于或等于 12k p a者的 19倍 ,临界高血压和高血压患者分别是正常血压者的 8. 7倍和 31. 9倍。
全国 5个位列高危城市中 ,采用限盐、控制体重、增加运动量、限酒、心理平衡等方法 ,经3年干预 ,高血压的发病率下降了 19 . 3%,其中临界高血压的发病率下降 26. 5%。表明社区进行高血压控制或教育 ,对降低高血压患病率和脑卒中发生率均有肯定的作用。
心脏疾病 :心脏疾病特别是心房纤颤 (A F )、心脏瓣膜病、心肌梗死、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左室肥厚及二尖瓣脱垂等 ,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有明显关系。目前已有许多药物试用于各种心脏疾病 ,结果发现凡能有效减少心脏疾病发生的措施 ,也能使脑卒中发生率下降。如抗血小板聚集剂能有效减少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发生。β受体阻滞剂能减少心肌梗死的危险。华法林对预防急性前壁梗死、左房或室性血栓有益。阿司匹林可降低脑卒中的危险性。
糖尿病 :北京 301医院的调查表明 ,糖尿病所致脑血管病的总患病率是对照组的 3.4倍 ,其中脑梗死是对照组的 4. 6倍。北京的一份研究资料指出 ,即使尚无临床糖尿病 ,但血糖持续在正常范围的高界也是发生脑卒中的重要因素。欧洲的研究表明 ,用阿司匹林防治反复脑卒中 ,非糖尿病患者较糖尿病患者更有效。
血脂 :一些尸解研究发现 ,大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与胆固醇水平升高有关。最近的研究显示 ,血清脂蛋白 (O )水平升高是早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研究发现 ,通过饮食调节降低血清胆固醇 ,与用药效果相当。
无症状性颈动脉疾病 :包括非狭窄斑块或颈动脉狭窄 ,这些病变常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有人对无症状颈动脉疾病 6年随访发现 ,脑卒中的发病率为 13. 8%。无症状颈动脉疾病宜外科治疗。
吸烟 :英国的研究发现 ,在中年男性中 ,脑卒中发生率随吸烟量增加而上升。上海的资料表明 ,吸烟所致的脑卒中以 S A H最大 ,脑梗死次之 ,脑出血最小 ,吸烟导致脑卒中的机制可能与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液粘滞度有关。
饮酒 :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结果表明 :饮酒是升高血压和高血压患病率的潜在危险 ,因而也间接成为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其他 :研究显示 ,在 35— 64岁的男性及 65— 9 4岁的女性中 ,相对体重标准超过3 0%者 ,可引起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水平升高。口服避孕药为脑卒中高危险因素 ,特别是 35岁以上吸烟或患高血压的妇女。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增多症、镰状细胞贫血、白细胞计数、纤维蛋白原、低钾血症、高尿酸血症、狼疮抗凝血物质、 C蛋白及游离 S蛋白缺乏、高半胱氨酸血症、抗心脂抗体等代谢或血液学异常 ,都与脑卒中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