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驻地记者王振岭)日前记者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采访时看到,即将出院的62岁卒中患者王某,将自己剪成的“妙手回春”几个大字的彩色剪纸送给了该科主任王铭维教授,感谢她通过建立卒中单元病房,使自己这个因患脑左侧顶叶梗塞,腿靠拐杖走路、手无握笔之力的“废人”,仅住院治疗3天,就甩掉了拐杖,能骑自行车回家并登楼梯,住院治疗8天,他……
本报讯 (驻地记者王振岭 )日前记者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采访时看到 ,即将出院的 62岁卒中患者王某 ,将自己剪成的“妙手回春”几个大字的彩色剪纸送给了该科主任王铭维教授 ,感谢她通过建立卒中单元病房 ,使自己这个因患脑左侧顶叶梗塞 ,腿靠拐杖走路、手无握笔之力的“废人” ,仅住院治疗 3天 ,就甩掉了拐杖 ,能骑自行车回家并登楼梯 ,住院治疗 8天 ,他的手又能像患病前一样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都能听自己使唤了。
据王铭维介绍 ,“卒中单元病房”是治疗卒中患者的先进医疗模式。与传统治疗卒中的方法相比 ,该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把过去那种单纯靠药物治疗改为把药物治疗与肢体康复、心理康复、语言训练、健康教育和生活护理指导结合起来 ,建立起一种整体的综合治疗模式。为此 ,她所在的病区专门设立了康复训练病房 ,购买了用于训练患者站、立、行和床上活动的康复基础设施、全自动心脑血管超声治疗系统、睡眠毯等相关的康复训练及心理测试检查设备 ,成立了由科主任主管 ,有临床医师、专业护士、康复心理医师、理疗师参加的综合治疗小组。
近一年来 ,他们收治了 120例重症卒中病人 ,这些入院时被抬进来或用轮椅推进来的卒中患者 ,采用卒中单元病房的这种综合疗法 ,一般治疗 1周即可稳定病情 ,使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再通过健康教育、心理治疗、肢体和语言康复训练以及生活、护理指导 ,一般治疗半个月到一个月患者即可康复出院 ,达到生活自理 ,自己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