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世界老年性痴呆发病人数高达1200万。在美国,该病已成为仅次于心血管并癌症和脑卒中的第四大杀手。国家“九五”攻关课题组首次对我国痴呆进行了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调查发现,老年性痴呆患病率高于血管性痴呆。55岁以上者为2.5%比1.8%;65岁以上者为4.8%比1.7%;75岁以上则为11.5%比2.9%。农村老人痴呆患病率高于城市,其中以血管性痴……
目前全世界老年性痴呆发病人数高达1200万。在美国 ,该病已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病、癌症和脑卒中的第四大杀手。
国家“九五”攻关课题组首次对我国痴呆进行了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调查发现 ,老年性痴呆患病率高于血管性痴呆。 55岁以上者为2. 5 %比 1. 8%;65岁以上者为 4. 8%比 1. 7%;7 5岁以上则为 11. 5%比 2. 9 %。农村老人痴呆患病率高于城市 ,其中以血管性痴呆为多。此外 ,老年性痴呆与性别和受教育程度有关 ,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受教育越低 ,患病率越高。此次调查首次明确 ,我国不是痴呆发病的低危地区 , 65岁以上老人各种原因所致痴呆的发病率在北方地区为 6. 9 %,在南方地区为 3. 9 %,其年龄、性别分布特征等均与世界大部分地区相类同 ;其主要临床类型均为进行性脑性病变的“阿尔茨海默痴呆”(占查出痴呆者的 62.7 %)。
我国有 8811万 65岁及以上老人 ,若按以上患病率计 ,该年龄人口中痴呆的患病人数已超过 600万 ,其中老年性痴呆患病人数约为3 00多万。目前我国 60岁以上的老人已达 1. 2亿 ,估计到 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比例将占全国人口 20%左右。国内外研究提示 ,随着年龄增长 ,老年人的痴呆发病率将逐步增高 , 80岁以上老年人痴呆的患病率可达 80%。本市瑞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陈生弟教授说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 ,老年痴呆即将成为我国不可忽视的卫生和社会问题。”
另外 ,每一个老年痴呆病患者牵动五六个家人的精力。患者的症状除了走失 ,还有生活不能自理、日夜倒错、没有自控能力、“收藏”垃圾等等。所有这些 ,都会给家人带来沉重的负担。一家医院通过对近 300名照料老年痴呆病人者的调查 ,显示其中 42. 4%的人感到有压力 ,觉得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 ,他们担心老人病情加重 ,担心老人会走丢 ,感到烦躁、着急、麻烦……有 5. 6%的人因此患上了抑郁症 ,还有的人觉得自己有得病的危险 ;更有 1. 13%的照料者心力交瘁、恐慌、疲惫 ;1. 9 %的人甚至感到了无法忍受。
不可忽视的卫生和社会问题
鉴于该病严峻的形势 ,上月“世界老年痴呆日”前后 ,上海心理康复协会召集从事精神和神经疾病领域的专家及企业如卫材中国 (药业 )有限公司等 ,联合举办了“携手互助 ,直面老年痴呆”的学术研讨会和患者及家属联谊会。
会上 ,专家们呼吁 :“作为老年痴呆的最大精神受害者 ,患者家属必须携手互助 ,直面老年痴呆。”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主任委员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教授张明园说 ,“一起生活了几十年的父亲或母亲 ,突然象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变成了陌生人 ,这是任何人都难以接受的一个现实。”
近十年对老年痴呆研究的深入使得我们面对本病不再束手无策 ,目前临床上已经有些药物 ,可以改善老年痴呆症状。但是早期发现症状 ,早期就诊是治疗成功的关键。然而中国独特的家庭结构和社会对老年痴呆仍然存在的偏见却给及时发现疾病症状带来了障隘。张明园教授说 :“在国外 ,独立生活的老人占多数 ,所以相对容易发现老年痴呆患者的早期症状 ,比如开着车在超市门前绕弯或忘了付水、电、煤气费用。但是在中国 ,虽然三代同堂的家庭在减少 ,但关系仍然非常密切 ,老人很少单独生活 ,所以也就很难区分是爷爷奶奶带着孙子孙女出去溜达 ,还是孙子孙女带着爷爷奶奶溜达。”
另外 ,中文里“痴呆”二字所隐含的贬义和侮辱语气让患者和家属难以接受。
专家一致呼吁注意老年痴呆的早期症状并及早入院检查 :“如果发现老年痴呆的早期症状、怀疑老人患有老年性痴呆症、65周岁以上的老人 ,特别是有遗传家族史的老人 ,都应该及早到医院检查、诊断 ,这是战胜老年痴呆症的必要手段 !”
张明园教授说 :“老年痴呆的预防 ,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 ,因为我们都可能成为受害者。”
老年性痴呆的症状
老年性痴呆症临床上可分为早、中、晚三期 :
1、早期 (1- 3年 ):
近记忆力减退 ,视空间功能和定向障碍 ,把物品放错地方 ,判断力受损。
丧失兴趣和积极性 ,情绪和行为的改变 ,人格的改变。
2、中期 (2- 10年 ):
患者可能出现失语、失认、失用等多种大脑皮质的功能障碍。
失语 :找词困难 ,不能命名 ,答非所问 ,东拉西扯。
失认 :不认识亲人和熟人的面孔。
失用 :不能做出平日熟悉的连续动作 ,如抽烟时应顺序抽出烟卷 ,叼上烟卷 ,划火柴点烟 ;或不能做已熟练掌握的技能 ,如原来会骑车 ,病后不会了 ;不会使用任何工具甚至不会拿筷子或用勺吃饭。
3、晚期 (5- 12年 ):
智力、语言、工作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均下降。从模仿别人的话 ,到重复自己所说的话 ,最后只能发出咕噜声直至哑口无言 ;卧床不起 ,两便失禁 ,生活不能自理 ,四肢强直 ,运动不能。
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
老年性痴呆的早期发现与早期治疗 ,可以以较小的费用 ,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当你身边的老人出现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神情淡漠、唠叨多疑等现象时 ,不要以为是正常的老态 ,应及时找专业医师诊治。目前 ,对轻、中度痴呆患者 ,如能及时治疗 ,其记忆和生活能力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治疗越早 ,疗效越好。而对晚期 (病程达到 5~ 12年 )病人 ,则治疗较困难。
用于改善老年性痴呆病人记忆力和智力的药物统称为益智药。目前在治疗老年性痴呆的药物方面 ,最大的问题不是没有特效药 ,而是药价较贵且多是自费药 ,如安理由每天的药费是28元 ,一月就是 800多元 ,一年则要 1万元左右 ,患者靠自己的财力无法承受。为此 ,专家建议采取降价、医药费统筹等多种办法 ,使患者用得起药 ,因为药物治疗有以下效果 :
1.延缓或阻止痴呆程度的加重 ;
2.改善病人的记忆力 ;
3.抑制或逆转痴呆早期的关键性病理变化的发生 ;
4.提高痴呆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 ,改善生活质量 ;
5.减少并发症 ,延长存活期。
老年性痴呆的早期发现下面列举了几种需要高度警惕的一些症状 :1.一次又一次地询问同样地问题。是否
2.重复讲述同一件事情 ,重复说同一句话。是否
3.以前经常做的事情不会做了或做得不好了 ,如 :忘记如何烧饭菜 ,不记得如何修理东西 ,不会下棋打牌等。
是否
4.不会去银行领取退休金 ,不懂得管钱算帐了。
是否5 .在自己熟悉的地方也会迷路 ,或者总是放错物品。
是否
6.忘记洗澡 ,穿衣服不合时令 ,或者总穿同一件衣服 ,指出他的错误后也不知道改正。是否
7.以前自己能做的事情现在需要依赖家人帮助。
是否
如果在回答时有“是” ,那么说明老人可能出现了老年性痴呆的早期症状 ,一定要高度警惕 ,并及时去医
院的专科门诊就诊 ,以便明确老人是否患病。
相关链接什么是老年痴呆 ?
痴呆是医生用来形容大脑功能全面减退的医学术语。它包括许多表现 ,例如反复询问和重复同一个问题 ,不能辨别方向 ,容易迷路 ,忘记熟人和时间日期 ,不讲卫生 ,穿着古怪 ,好发脾气等。痴呆的病人日渐丧失各种能力。
引起痴呆的原因有很多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老年性痴呆 (又称阿尔茨海默病 )和血管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 ,是引起老年人痴呆的最主要的疾病 ,其患者的大脑内部出现了许多不能消除的沉淀物 ,而且大脑神经元数量大量减少 ,出现脑萎缩 ;导致以记忆力衰退、情感和性格发生变化 ,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能力 ;血管性痴呆往往由于脑部血管多处发生小梗塞所引起 ;有的患者同时出现症状。
哪些人容易患老年痴呆 ?
(1)老年人 :通常在 60岁以上 ,年龄越大患病的可能性越大
(2)有家族史的人 :特别是发病年龄轻者 ,更容易有遗传倾向
(3)女性 :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
(4)其它 :文化水平低、不爱动脑 ;有烟酒等不良嗜好 ;空气污染 ;长期情绪消沉 ;缺乏某些微量元素 ;头部受伤者
老年痴呆如何预防 ?
(1)长期适量服用维生素E ;
(2)保持一定的脑力活动 ,参加适当的体力活动 ,增加人际交往 ,培养业余爱好 ,参与集体活动 ;
(3)骨折和肺炎等躯体疾病所致额外负担 ,使已衰老的大脑超负荷 ;或者是因病长期卧床 ,与社会“隔离” ,加速脑功能衰退 ;应保持一定的体力 ,预防骨折、肺炎和其他疾病 ,恢复期要尽早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