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第四大杀手医疗专家认为,老年性痴呆目前已经成为继心、脑血管病和癌症之后的第四大杀手,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与生活质量。每年9月21日是“世界老年性痴呆宣传日”,今年的主题是:医患互助,默契配合。在21日北京宣武医院和市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举办的宣传咨询活动中,中国老年性痴呆科学家协会主任委员盛树力说,人到老年,各种慢……
人类第四大杀手
医疗专家认为 ,老年性痴呆目前已经成为继心、脑血管病和癌症之后的第四大杀手 ,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与生活质量。
每年 9月 21日是“世界老年性痴呆宣传日” ,今年的主题是 :医患互助 ,默契配合。在21日北京宣武医院和市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举办的宣传咨询活动中 ,中国老年性痴呆科学家协会主任委员盛树力说 ,人到老年 ,各种慢性病患病率增加 ,其中老年性痴呆已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目前我国 60岁以上的痴呆老人约 500万人 ,每年还有 30万老年人加入这个行列。老年人被确诊为老年痴呆性疾病后 ,平均只活 5至 6年。
据北京宣武医院暨市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3年来对北京城区、近郊平原和远郊山区老年人群进行的追踪调查显示 , 60岁以上人群中 ,患有痴呆症的老人占 5. 1%, 80岁以上老人患病率达 15. 9 %, 9 0岁以上约 3个老人中就有 1人患痴呆症。老年人中平均每增加 5岁 ,痴呆的患病危险度就增加 1. 85倍。农村老年人患痴呆的危险度是城区的 2. 5倍 ,农村女性患病率要高于男性 ;受教育程度越高 ,患痴呆的比例越低 ,文盲老人患痴呆的危险度是非文盲者的1. 7倍。
北京宣武医院流行病与社会医学部主任汤哲教授说 ,目前人们对老年痴呆症的认识比较欠缺 ,老年保健体系还不够完善 ,因此 ,患者的就诊率比较低。据调查显示 ,轻度痴呆患者的就诊率为 14%,中度痴呆患者的就诊率为25 %,重度痴呆患者的就诊率为 34%。 47%的痴呆老人亲属认为病人的状况是自然衰老的结果而未给予应有的重视。
盛树力认为 ,引发痴呆疾病除高龄因素外 ,血管性疾病也是主要危险因素 ,患高血压、脑血管疾病者发生痴呆的危险性增加 1. 5倍。盛树力建议 ,积极控制和预防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 ,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可以减少老年痴呆发病率。同时 ,老年人适当用脑 ,保持正常的脑功能和躯体功能 ,也是降低痴呆发病率的有效措施。此外 ,一旦老年人出现严重记忆力下降或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其发生痴呆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应尽早到医院就诊。
老年性痴呆的早期症状
老年性痴呆早期有哪些症状 ?盛树力说 ,由于老年性痴呆的病程进展缓慢 ,症状在各个时期的表现差别很大 ,很多人错误地认为这些症状是衰老过程的正常表现 ,不是一种病态表现。老人如果出现下列一些症状 ,应到医院做准确诊断 :
第一、经常忘事 ,而且事后不能再回忆起来。
第二、与人交流时忘记单个的词语或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替代 ,结果旁人无法理解他所表达的意思 ,严重的甚至叫不出常用物体的名称。
第三、在自己熟悉的路上迷路 ,不知道自己身处何处 ,也不知道怎样才能回到家 ,或根本不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 ,也不知道年份、月份、日期等。
第四、完全忘记自己正在做的事 ,日常穿着也不恰当 ,如同时穿着好几件衬衫 ,把内衣穿在毛衣外面。
第五、完全忘记所有的数字 ,甚至面对数字时不知所措 ,连简单的计算也难以完成。
第六、将东西放在特别不合适的地方 ,如把熨斗放在冰箱里 ,把手表放在糖碗里。
第七、情绪波动非常迅速 ,安静时会毫无原因地哭泣 ,甚至极为愤怒。
第八、人格改变非常显著 ,变得极为敏感多疑或非常恐惧 ,性格变得越来越暴躁、固执。
如何护理老年性痴呆患者
家中老人如果患上老年性痴呆 ,如何照料他们的饮食起居 ?北京宣武医院护理部主任杨莘详细介绍了家庭护理方法 :
一、进行有效的补偿护理。由于患者失去自我照顾和保护能力 ,家属应对生活料理包括沐浴、更衣、保暖、进食及大小便等方面 ,在尽量让其独立完成的情况下 ,必要时给予提示或示范 ;同时注意尊重老人的生活习惯 ,不要过多指责 ,以免伤害老人的自尊心 ,应多给予鼓励和奖赏。
二、保证病人的安全。给老人创造一个安全的天地 ,在每个房间内找出有可能伤害患者的物品 ,尽可能少改变房间内的布置 ;保持房间内的活动区域整齐 ,没有碍手绊脚的东西 ;家用电器不使用时 ,应收好或盖住按钮或关掉电源 ;拆除厕所和卧室的门锁 ,防止病人将自己反锁 ;扔弃已变质的食物 ,防止患者因不能分辨食物的好坏而误食 ;地板要防滑 ,避免反光和几何图形装饰等。
三、控制病人的外出活动。痴呆患者外出时 ,照料者最好每次陪伴外出 ,同时把病人姓名、地址、电话、联系人和病情写在卡片上 ,放在病人身上 ;告诉邻居如果看见病人独自在外 ,就给家属打电话。
四、进行家庭康复护理。不断强化训练病人用脑 ,有助于提高记忆力和减缓功能衰退。如播放他们熟悉的声音 ,进行记忆训练、感官刺激的活动。
五、制定日常活动计划。根据病人的能力来选择活动 ,力求简单 ;尽量选择那些含有许多简单步骤的工作让病人做 ,一次只做一件事 ,不要同时做几件事 ;注意保持活力 ,安排患者定期运动 ,可以缓解烦躁不安和改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