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搜索
中健网 中健网首页 脑病频道 痴呆 查看内容
关注老年痴呆
时间:2006-8-18 10:49   来自: 中健网·疾病   原作者: 佚名

发病随年龄增长而增多,到80岁可达20%。老年痴呆不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而且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家庭照料痴呆老人能力降低,使痴呆患者对社会服务的需求迅速增加,痴呆已成为严峻的公众健康问题和社会问题。但由于老百姓对痴呆的认识不足,目前我国老年期痴呆患者的就诊率较低。让人更为担忧的是,有一部分患者虽然就诊了,但在求医过程中走了很多……

  发病随年龄增长而增多 ,到 80岁可达 20%。老年痴呆不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而且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 ,家庭照料痴呆老人能力降低 ,使痴呆患者对社会服务的需求迅速增加 ,痴呆已成为严峻的公众健康问题和社会问题。但由于老百姓对痴呆的认识不足 ,目前我国老年期痴呆患者的就诊率较低。让人更为担忧的是 ,有一部分患者虽然就诊了 ,但在求医过程中走了很多弯路 ,甚至上当受骗。

  为了让大家对老年痴呆有个全面的认识 ,我们特请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神经内科谢颖桢大夫 (她师从我国较早从事中医药治疗老年期痴呆研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教授 )撰写了以下这组稿件 ,向大家介绍一些老年痴呆的相关知识。

  - -编者

  老年性痴呆血管性痴呆

  老年痴呆的两种主要类型

  老年痴呆指发生于老年期的痴呆 ,是智能的持续性减退 ,与小儿先天性精神发育迟滞不同 ,它是已经发展了的大脑高级功能出现了较为广泛的损害。通常以记忆功能减退 ,判断、分析能力减退为主 ,或伴有语言功能、视空间技能障碍 ,或情感、人格改变 ,使得病人不能胜任以往熟悉的工作 ,学习新东西困难 ,社会交往能力甚至日常生活能力下降。而且 ,智能减退一旦出现 ,往往是持续的 ,而不是一过性的。

  从发病机制上可将老年痴呆分为老年性痴呆 (阿尔茨海默症 )、血管性痴呆、混合性痴呆和其他痴呆。常见的是老年性痴呆和血管性痴呆 ,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 ,欧美的痴呆以老年性痴呆为多 ,约占全部痴呆的 50%,血管性痴呆占 20%,老年性痴呆与血管性痴呆的混合型占 10%~ 20%。在日本血管性痴呆占60%,而其他类痴呆占 40%。我国是中风病高发地区 ,区域性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 ,在痴呆类型构成比中血管性痴呆占第一位。

  血管性痴呆凡与血管因素有关的痴呆统称血管性痴呆。血管性因素主要指脑血管供血不良 ,导致大脑功能全面衰退 ;亦可为颅外大血管及心脏的病变 ,间接影响脑内血管导致脑供血不足、脑组织缺血缺氧。血管性痴呆是发生在脑血管病基础上的以记忆、认知功能缺损为主 ,或伴有语言、视空间技能及情感或人格障碍的智能的持续性损害。

  老年性痴呆是潜隐性起病、缓慢进行性加重的痴呆 ,也就是说没有明确的诱因 ,以神经元坏死、老年斑、神经纤维缠结、细胞外淀粉样蛋白沉积等为特征。老年性痴呆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障碍和记忆能力损害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随着世界老龄化现象的日益严重 ,老年性痴呆越来越严重地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在西方国家 ,老年性痴呆已成为继心脏病肿瘤和脑卒中之后的第 4位致死原因。

  怎样早期发现老年痴呆

  缺乏对痴呆早期信号的认识 ,是病人不能早期进行检查诊断的根本原因。全世界范围内 ,包括欧美等卫生条件较好及医疗福利高的国家 ,痴呆的早期诊断率都比较低 ,大部分患者在疾病的早期都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 ,以至于一旦发现 ,病情就已进入了进行性进展的中晚期。因此 ,早期识别老年痴呆至关重要。

  研究发现 ,老年人出现爱忘事儿 ,说过的话、做过的事儿转身即忘 ,出现近记忆功能减退时 ,常常是老年痴呆最早期的信号。而有些老年人以缺乏主动性、情感淡漠、对任何事物缺乏兴趣和关注 ,忽略常规工作任务和不思进取为早期征兆 ,以后才逐渐出现记忆力下降 ,或者记忆力下降在以后才被注意到。当出现上述现象时应及时就诊 ,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老年人最为常见的两类痴呆 - -老年性痴呆 (阿尔茨海默病 )和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表现又有所不同。

  老年性痴呆中精神行为症状和人格改变较多见。早期病人以轻度的焦虑和抑郁为主 ,躁狂样兴奋也可见到 ,但远比抑郁少。随着病情加重 ,病人出现猜疑或妄想。常见的妄想内容有被窃、被害 ,妄想对象均为家属及邻人 ,其内容多与病人以往的经历有关。部分病人可出现幻觉 ,多为幻视或幻听。以视幻觉最常见 ,患者常述说看见了死去多年的亲人 ,或听到他们说话。偶尔可有幻嗅。部分病人有徘徊、漫游和攻击行为。多数病人有睡眠障碍 ,比较常见的是昼夜颠倒 ,夜间不睡 ,白天则精神萎靡 ,老犯困。

  血管性痴呆的患者可有或无明显中风史 ,早期家属常发现患者一阵明白一阵糊涂 ,可出现情感失调、忽哭忽笑等。但一般早期人格相对完整 ,内省力相对保存。就是说与老年性痴呆病人不同 ,血管性痴呆的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较为清醒的认识 ,待人接物与从前基本一致。智能减退一般相对局限 ,与脑缺血损伤的部位、范围有关。早期常表现为记忆力减退 ,以后逐渐出现注意力不集中 ,计算力、定向力、理解力均有不同程度减退。患者忘记熟悉的人或物及该做的事 ,言语重复甚至颠倒 ,难于清晰地思考和准确地讨论问题 ,以致焦虑、烦躁 ,因而工作、生活能力受到影响和下降。也可以有持续不自主动作、情绪抑郁、表情淡漠等。疾病后期 ,社会交往及日常生活能力均受到影响 ,需人照料 ,出现失语、缄默等。

  应当指出的是 ,每个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不完全符合上述描述。我们在门诊中发现 ,有的患者因记忆力减退而就诊 ,而有的患者因意志力缺乏为就诊。

  老年痴呆可防吗

  许多研究表明 ,血管性痴呆是可以治疗和预防的 ,它是迄今惟一可以有效预防的老年痴呆类型 ,重点在预防脑卒中及复发上。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包括高血压病、糖尿病、肥胖、高血脂病、心脏病等 ,这些危险因素都可以在年轻时加以预防和治疗 ,这样可以有效防止脑卒中 ,结果可以使血管性痴呆患者减少。脑卒中的再次复发可以使痴呆呈进行性发展 ,因此 ,预防脑卒中复发的药物性治疗也有重要意义。

  就目前研究所知 ,与血管性痴呆联系最为密切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 ,有的研究表明抗高血压治疗确实可以减轻老年人群中血管性痴呆的发生率。合理的降压治疗对阻止脑卒中病情加重及防止再发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治疗收缩期型高血压更为重要。

  总之 ,预防性治疗包括降血压 ,治疗糖尿病 ,降低血脂 ,减肥 ,戒烟 ,低盐饮食 ,加强锻炼 ,预防感染等。实践表明 ,对老年人加强健康生活方式知识的普及 ,可以达到预防血管性痴呆的目的。问题的关键是老年人要把这种知识贯彻于实际生活中 ,并持之以恒。

  老年性痴呆的发病虽然与遗传因素有关 ,但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许多学者认为 ,增强文化修养 ,如多读书、看报 ;增加社会人际交往 ,如多关心周围的人和事 ,多走亲访友 ;增加兴趣爱好 ,如收藏、编织、手工、养花鸟鱼虫 ;减少有毒物质接触 (如铝、油漆、农药等 );减少无所事事 ;减少没有积极的思维、思索的独居、独处等离群索居行为 ;注意改善抑郁心境和抑郁状态 ;注意改善静坐不动的生活方式 ,增强体育、文娱、园艺活动 ;减少不吃早餐和空腹饥饿的情况等 ,对预防老年性痴呆有利。另外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及女性绝经后长期使用雌激素可使得患病风险性减少。

  同时 ,由于近年来发现血管因素在老年性痴呆的发生发展方面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因此控制心脑血管病预防血管性痴呆的措施 ,对老年性痴呆的防治也有重要意义。

  什么样的人容易罹患老年痴呆大约 10 %15%的老年性痴呆患者有明确的家族史 ,尤其是 65岁前发病的患者。许多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提示 ,老年性痴呆的发生与一级亲属的痴呆和精神病史有很大关系。有家族史和基因携带者发病与否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脑外伤、抑郁、受教育程度低、吸烟、重金属接触史 (如慢性铝中毒 )、父母怀孕时年龄轻等因素可使患病的危险性增加。另外 ,兴趣狭窄、不爱参加集体和社交活动 ,经历重大不良生活事件 ,心理健康感差和对生活不满意的老人易发生老年性痴呆。

  血管性痴呆主要发生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基础上 ,高血压、冠心病、房颤、血脂异常、糖尿病等疾病是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还有 :感染 ,研究提示 ,急性感染是脑梗死危险因素之一 ,尤其卒中前 1周的感染更有意义 ;饮酒 ,研究资料提示 ,血管性痴呆发病率随饮酒量的增多而增加 ,尤其是酗酒易引起脑血管痉挛 ,往往增加脑出血的机会 ;吸烟 ,调查结果显示 ,年龄在 60岁以上 ,吸烟史达 40年以上者 ,其患痴呆的危险性大约是不吸烟者的 3. 5倍 ;各种类型的炎症性脑血管病 ,包括非特异性血管炎、结核、梅毒、真菌、寄生虫等均可成为血管性痴呆的病因。此外 ,血液病、一氧化碳中毒以及中枢神经脱鞘病等偶尔也可引发脑缺血或脑梗塞 ,进而出现痴呆症状。

  中医药治疗老年痴呆的特色

  临床发现 ,中医药在延缓痴呆病情进展 ,改善病人全身症状 ,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智能状态等方面有优势。这种优势来源于治疗上的特色 ,比如 :

  中医的个体化治疗、辨证论治 ,可结合患者个体年龄、体质因素、伴发疾病、证候特点 ,给予患者最优化的治疗方法和方案。在不同群体、动态时空的病程演变中 ,把握疾病发生发展的演变规律 ,认识疾病发生发展机理 ,有针对性地防止、控制疾病进展。

  中医擅长以人为本进行整体调节。中医重视疾病诊断治疗的同时 ,也重视患者的自我感受、自觉症状。而通过改善自觉症状 ,改善生存质量 ,又可促进痴呆患者智能的保持与改善。而且中医非常重视生理 -心理 -社会 -环境对疾病对患者的影响。

  中医还有有丰富的保健强身方法。几千年来 ,中医总结出了丰富的保健措施。其中也包括健脑益智的方法。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邹忆怀博士提醒 :

  治脑萎缩别轻信广告宣传

  近日 ,一位姓黄的读者来信说 :半年前他父亲被诊断为“脑萎缩” ,爱忘事 ,爱哭 ,像小孩一样 ,全家人都很着急。正好他从报纸上看到了北京某“脑病医院”的一则广告 ,说他们医院“研制出了国内首个专门治疗脑萎缩的新药 ,可以修复脑细胞 ,一般患者只需服一个月左右 ,症状即可改善甚至消失 ,半年后基本可停药” ,而且还是“纯中药制剂 ,没有副作用”。看到这则广告后他很兴奋 ,便带着父亲到那家医院看病。医生简单地询问后 ,便建议先服一个疗程 (两个月 )的药。付上近 2000元 ,他和父亲带着药回家了。可服药两个月药后 ,不但病情没有好转 ,反而忘事更严重了。黄先生问是不是受骗了。

  带着黄先生的信 ,记者来到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神经内科 ,这里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脑病医疗中心 ,在中医脑病的科研和临床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神经内科主任邹忆怀博士接待了记者。他说 :“广告中的说法肯定是骗人的。据我所知 ,目前尚没有专门针对脑萎缩的新药 ,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而且有个概念需要说明一下 ,脑萎缩是一种病理改变 ,大脑的沟回变深了 ,一旦形成 ,不可能再恢复到原来的状况。事实上 ,随着年龄的增长 ,老人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脑萎缩 ,也就是说脑萎缩是一种老化现象。大部分有脑萎缩的老人不会有明显的症状表现 ,也无须治疗。一部分老人可能会出现记忆障碍、理解力下降、情绪改变等表现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老年性痴呆’。目前 ,临床上是针对老年性痴呆的症状在用药 ,而不是针对脑萎缩。即使是针对老年性痴呆 ,目前也还处于探索阶段 ,‘专门’的、有准字号批文的中药还没有出现。所谓的‘国内首个治疗脑萎缩的新药’不知是从何而来。”

  邹忆怀主任说 ,脑萎缩、老年性痴呆是进行性恶化的 ,就像一条“下滑线” ,目前对其发病机理并不是很清楚 ,还没有确定有效的方法遏制其进程。邹忆怀主任说 ,还有一个现象 ,就是在不用药的情况或用安慰剂的情况下 ,一些病人的病情也可能会往好的方面转化 ,一些病人病情会加重。为什么会这样 ,目前也并不清楚。患者家属之所以会乱投医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脑萎缩、老年性痴呆的治疗现状不了解 ,追求“治愈”的心理造成的。在正规医院 ,医生们会如实向家属介绍病情和可能取得的治疗效果。而家属不愿接受“治疗的最好结果也只是病情不再发展”“可能会继续发展”这样实事求是的说法。一旦看到“能有效治脑萎缩”的广告 ,便想去试试 ,而结果往往是上当受骗。所以 ,患者和家属最好多了解一些相关知识 ,这样才能防止上当受骗的情况发生。

  另外 ,邹忆怀主任提醒 ,与其花几千元去购买不知能起到什么作用的药 ,倒不如用些廉价的补肾中成药 ,如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右归丸等 ,来改善一下失眠、烦躁、头晕等老年性痴呆的症状 ,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

收藏 分享 邀请
精彩图文
最新资讯
今日焦点
[第876期]让异物入气管伤害远离孩子
[第876期]让异物入气管伤害远离孩子
8月25日晚,北京儿童医院接诊一名因异物进入气管而危在旦夕的2岁儿童,经过
[第870期]土方治感冒是否可行?
[第870期]土方治感冒是否可行?
夏秋交际,早晚温差大,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感冒,有些人选择抗一抗就过去了,
[第866期]放线菌素D到底是什么?
[第866期]放线菌素D到底是什么?
近期,“放线菌素D”这一药品被炒得沸沸扬扬,从今年7月起,不断有来自福建
[第861期]夏末秋初蚊虫反扑如何应对
[第861期]夏末秋初蚊虫反扑如何应对
夏末秋初,蚊虫突然多了起来,气温下降加上雨水天气略多,为蚊子生长提供了
[第858期]从服务员烫顾客看烫伤处理
[第858期]从服务员烫顾客看烫伤处理
8月24日晚,温州林女士在一家火锅店吃火锅,要求男服务员加水时双方发生一
健康有道
[第168期]春季如何调养气血
[第168期]春季如何调养气血
胡冬菊 河北省中医院血液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擅长“清热、凉血、活血、止血
[第167期]“完全控制”哮喘,你该怎么办?
[第167期]“完全控制”哮喘,你该怎么办?
武蕾,主任医师、教授,河北省中医院呼吸二科主任,擅长运用中医理论及中西医结合的方
[第166期]告别失眠的日子
[第166期]告别失眠的日子
成立,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1994年毕业于河北中医学院,毕业后至今一直在河北
[第165期]水肿与肾脏的关系
[第165期]水肿与肾脏的关系
冯忖,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主治各种原发及继发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