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Sloan-Kettering纪念肿瘤中心Vickers等的一项随机对照研究显示,针灸可持续有效地缓解慢性头痛(尤其是偏头痛)患者的症状。(BMJ2004328∶747)401例慢性头痛(大多为偏头痛)患者被随机分成2组,分别在3个月内接受针灸治疗(最多12次)或其他治疗措施(对照组)。结果显示,针灸组在治疗后12个月时头痛评分降低了34%,而……
美国Sloan -Kettering纪念肿瘤中心Vickers等的一项随机对照研究显示 ,针灸可持续有效地缓解慢性头痛 (尤其是偏头痛 )患者的症状。 (BMJ 2004328∶747)
401例慢性头痛 (大多为偏头痛 )患者被随机分成 2组 ,分别在 3个月内接受针灸治疗 (最多 12次 )或其他治疗措施 (对照组 )。结果显示 ,针灸组在治疗后 12个月时头痛评分降低了 34%,而对照组仅降低了 16%;针灸组在这 1年内的头痛发作天数比对照组少 22天 ;针灸组的生活质量也显著优于对照组 ,其服药量、看病次数和病假天数分别比对照组少 15%、25%和 15%。
治疗与预后
月经过多的治疗 :子宫切除术or保守治疗 ?
美国和芬兰 2项随机对照研究显示 ,接受保守治疗的月经过多患者最终仍有一半需接受子宫切除术治疗。
美国圣弗朗西斯科加州大学Kuppermann等的研究纳入了 63例经药物治疗效果不好的绝经期前月经过多患者 ,将其随机分成 2组 ,分别接受子宫切除术或强化药物治疗 (对照组 )。结果显示 , 2组患者的症状都获得了显著改善 ,子宫切除术组在 6个月时的各项健康指标和患者满意程度都显著优于对照组 ,但到研究终止 (2年 )时 , 2组患者之间已无显著差异 ;在 2年随访期内 ,对照组有 53%的患者最终还是接受了子宫切除术。 (JAMA 2004, 29 1∶ 1447)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医院Hurskainen等的另一项研究纳入了 232例以月经过多为主诉的患者 ,这些患者被随机分成 2组 ,分别接受子宫切除术或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 (LNG -IUS)治疗。
在 5年随访期间 , 2组患者的健康相关性生活质量 (HRQL)、心理健康和治疗满意程度都相似。虽然LNG -IUS治疗组有 42%的患者最终还是接受了子宫切除术 ,但LNG -IUS组的治疗费用远低于子宫切除术组。 (JAMA 2004, 29 1∶ 1456)
保守治疗所致 50%的再手术率究竟是意味着“因为无论如何最后都需要接受手术 ,所以晚手术不如早手术” ,还是意味着“有 50%避免进行大手术的可能性”呢 ?目前还不确定 ,尚需要规模更大、随访时间更长的前瞻性研究来证实。
人工心脏架起患者到达心脏移植的桥梁
一种名为CardioWest完全植入型人工心脏的装置预计不久后将进入美国市场。该人工心脏是一种临时装置 ,适用于等待心脏移植的终末期心衰患者 ,目的是延长这类患者的生存时间 ,使其能够存活至接受心脏移植的那一天。
一项纳入 81例患者的研究显示 ,该人工心脏使 79 %的患者存活足够长的时间而最终接受了心脏移植 ,其中 69 %在移植后恢复良好。使用该装置的平均时间为 11周 ,最长为 414天 ;最常见不良反应为严重出血 (40%)、感染 (22%)和血栓形成 (8%);故障发生率为 18%,多为该装置临时断电所致。
该人工心脏与等待心脏移植时常使用的心室辅助装置 (VAD)相比 ,心脏移植存活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都相似 ,但更适用于左右心室都衰竭的患者 ,而且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肝肾功能。补救性放疗有效治疗复发性前列腺癌
美国Stephenson等的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 ,及时进行补救性放疗可提高前列腺癌复发患者的长期无进展生存率。 (JAMA 2004, 29 1∶ 1325)
501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升高的前列腺癌患者 (一般据此诊断为复发 )接受了补救性放疗。在中位时间为 45个月的随访期间 , 250例 (50%)发生了疾病进展 (定义为血清PSA水平比放疗后最低PSA水平升高 0. 1ng/ml以上 ),所有患者的 4年无进展生存率为 45%,早期实施补救性放疗有助于提高无进展生存率。
目前大多数前列腺癌复发患者一般仅接受激素治疗 ,补救性放疗使用率低且不够及时。研究者认为 ,补救性放疗可改变前列腺癌的自然病程 ,补救性放疗的成功提示复发时肿瘤并未转移到盆腔以外。
射频消融术可治疗大肝癌
香港大学医学中心Poon等在ArchSurg(2004, 139∶ 281)上报告 ,射频消融术 (RFA)可有效治疗直径为 3. 1cm~ 8cm的较大肝细胞癌 (HCC),即使在肝硬化和肝功能异常的患者中也是如此。
研究人员比较了RFA对 35例直径为 3. 1cm~ 8cm的HCC患者和 51例直径≤ 3cm的HCC患者的疗效。这些患者根据肿瘤大小和部位的不同 ,接受不同的射频消融术式 (经皮、腹腔镜下或开放手术下 ),大多数大HCC者接受了开放手术下射频消融术。结果显示 , 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 1个月时的完全消融率和 1年生存率都没有显著性差异。
现有数据显示的只是短期疗效 ,长期疗效尚需要进一步观察。
尼古丁替代疗法 :经皮和吸入给药疗效相似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Lerman等的一项为期 6个月的随机对照研究显示 ,经皮和吸入尼古丁替代疗法效果相似。 (AnnInternMed 2004, 140∶ 426)
在该研究中 , 29 9名吸烟者被随机分成 2组 ,除行为疗法之外 ,分别接受尼古丁鼻腔喷雾治疗或皮肤贴剂治疗。治疗 6个月后 , 2组吸烟者的成功戒烟率分别为 12. 5%和 15%,无统计学差异。亚组分析结果显示 ,鼻腔喷雾治疗对高度尼古丁依赖、肥胖和非白人吸烟者疗效更好 ,而皮肤贴剂对轻中度尼古丁依赖、非肥胖和白人吸烟者疗效更好。
研究人员认为 ,在选择尼古丁替代疗法的给药方式时 ,应综合考虑吸烟者的种族、体重和尼古丁依赖程度。
鞘内注射人抗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临床转归好
巴西Miranda-Filho等的一项随机对照研究显示 ,联合鞘内注射和肌肉注射人抗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比传统治疗方式 (肌肉注射 )效果好。 (BMJ 2004, 328∶ 615)
120例破伤风患者被随机分成 2组 ,分别接受联合鞘注和肌注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或单独肌注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治疗。结果显示 ,联合注射组患者的临床转归优于单独肌注组 ,前者的痉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和接受辅助呼吸时间都显著短于后者。共有 14例患者死亡 ,其中联合注射组4例 ,单独肌注组 10例 ,无统计学差异 ,研究者认为这是因为样本量太小的缘故。
PUVA可增加皮肤HPV表达
奥地利Wolf等的一项研究显示 ,补骨脂素长波紫外线光疗 (PUVA)可增加牛皮癣患者皮肤人乳头状瘤病毒 (HPV)水平。 (ArchDermatol2004, 140∶ 317)
既往的研究表明 ,PUVA治疗可增加皮肤癌患病危险 ,但原因不明 ,而HPV与皮肤癌关系密切 ,因此研究人员假设 ,PUVA可通过直接刺激病毒复制和 (或 )免疫抑制增加致癌因子HPV在皮肤中的表达 ,从而形成皮肤癌。研究人员检测了 81例牛皮癣患者的头发HPVDNA ,其中 16例既有PUVA暴露史 (平均暴露次数 702次 ),也有皮肤癌病史 (A组 ), 35例有PUVA暴露史 (平均暴露次数 702次 ),但无皮肤癌病史 (B组 ), 30例既无PUVA暴露史 ,也无皮肤癌病史 (C组 )。结果显示 ,A组和B组的HPVDNA检出率分别为 73%和 69 %,显著高于C组 (36%)。
儿童脑性麻痹新指南出台
美国神经病学学会 (AAN)和儿童神经病学会日前共同发表了关于儿童脑性麻痹的新实践指南 ,该指南发表于 2004年 3月 23日的Neurology(2004, 62∶ 851)上。
该指南建议 ,可疑脑性麻痹患儿应尽早接受神经影像学检查 ,以确定是否存在脑部异常 ,并判断病因和预后。该指南对各种神经影像学检查方法进行了分级 ,并对各种不同情况下的方法应用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由于脑性麻痹患儿除运动功能障碍之外 ,还常常伴有精神发育迟缓、视力及听力缺损、语言障碍、咀嚼和吞咽障碍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障碍 ,因此该指南建议可疑脑性麻痹患儿在初次评估时也应包括这些相关性疾病的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