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紊乱性疾病,由于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明确,临床治疗的药物和方法一直在研究探讨中。近年来,国内外将多种药物用于偏头痛的预防和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舒马西坦:该药属选择性5-HT_(1)受体激动剂,主要用于诊断明确的急性偏头痛的治疗。据国外多组大规模(10000余例)双盲研究证实,舒马曲坦100毫克口服,两小时内……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紊乱性疾病 ,由于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明确 ,临床治疗的药物和方法一直在研究探讨中。近年来 ,国内外将多种药物用于偏头痛的预防和治疗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舒马西坦 :该药属选择性 5-HT_(1)受体激动剂 ,主要用于诊断明确的急性偏头痛的治疗。据国外多组大规模 (10000余例 )双盲研究证实 ,舒马曲坦 100毫克口服 ,两小时内 50%~ 67%患者偏头痛症状显著减轻 ;而安慰剂组的头痛减轻率仅为 10%~ 31%。该药 100毫克口服的疗效优于麦角胺 2毫克 +咖啡因 200毫克口服 ,也优于阿司匹林 9 00毫克 +灭吐灵10毫克口服。对一般药物无效的严重偏头痛和晨起时频繁发作的偏头痛 ,皮下注射舒马曲坦有效 ,同时还可显著缓解偏头痛所伴随的恶心、呕吐、怕光、畏声等症状。
酮洛芬 :该药为苯基丙酸衍生物 ,具有镇痛、抗炎及解热作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法国一项临床试验结果表明 ,口服双向释放剂型的酮洛芬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 ,与左米曲坦同样有效。在试验中 ,25 7例有或无先兆的偏头痛患者 ,分组口服酮洛芬双向释放剂 75毫克或 150毫克。两小时治疗结果显示 , 75毫克酮洛芬组 62. 6%的患者 , 150毫克酮洛芬组 61. 1%的患者 , 2. 5毫克左米曲坦组 66. 8%的患者 ,偏头痛症状缓解 ,并且耐受性与安慰剂组相同。根据上述结果 ,研究者认为 ,可以考虑将酮洛芬与曲坦类药及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合用 ,作为治疗急性偏头痛发作的一线药物。
托吡酯 :该药是一种广谱抗癫痫药物 ,用于成人及儿童癫痫患者的辅助治疗。最近美国神经科学中心报告称 ,托吡酯用于预防偏头痛安全有效。在一项临床试验中 , 483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别接受托吡酯 50毫克、100毫克、200毫克或安慰剂治疗。 26周后的试验结果显示 ,平均每月偏头痛发作至少减半的患者 ,在托吡酯 100毫克组有 49 %, 200毫克组有 47%, 50毫克组有 39 %,安慰剂组有 19 %。美国另一项研究发现 ,给患偏头痛的儿童使用托吡酯 ,可持续缓解症状。 34例偏头痛患儿在接受托吡酯治疗后 ,偏头痛发作频率从每月 19 . 4次减少到4. 5次 ,减少了 77%;严重程度减轻了 68%;与偏头痛发作相关的功能障碍减轻了 71%。有关疗效和安全性资料提示 ,托吡酯有可能成为防治儿童偏头痛的一种首选药物。
赖诺普利 :挪威科技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赖诺普利对偏头痛具有重要的预防作用。 60例偏头痛患者第 1周口服赖诺普利 ,每日 1次 ,每次 10毫克。随后11周改为每日 1次 ,每次 200毫克。结果显示 ,患者服药后头痛小时数、偏头痛天数、头痛的严重性指数分别减少 20%、21%和 20%。
布洛芬 :美国一项研究表明 ,中度到重度偏头痛成人患者服用布洛芬 200~ 400毫克有很好的疗效。研究人员对 660例中、重度偏头痛成人患者进行随机分组 ,分别给予单剂量安慰剂或 200毫克或 400毫克布洛芬。治疗后 ,布洛芬治疗组中 41. 7%的患者有轻度疼痛或疼痛消失 ;而安慰剂组为 28. 1%。口服 400毫克和 200毫克布洛芬两个组在改善偏头痛相关症状 (恶心、畏光、恐响症等 )方面均优于安慰剂组 ,尤以 400毫克布洛芬效果较好。研究的结论是 ,非处方药布洛芬可有效用于治疗偏头痛。
维生素K :国内报道 ,应用维生素K治疗偏头痛取得满意效果。 58例偏头痛患者 ,初期用维生素K_(4)8毫克 ,每日 3次口服 ;1周后改为 4毫克 ,每日 3次口服 (少数发作较严重的病例初期给予维生素K_(3)8毫克肌肉注射 ,每日两次 ,疼痛缓解后改为口服维生素K_(4)4毫克 ,维持 3个月 )。结果 ,治愈 (疼痛及伴随症状消失 , 1年内未复发 )40例 ,占 69 %;好转(疼痛及伴随症状明显减轻 , 1年内复发在两次以下 )14例 ,占 24. 1%;无效 (症状稍减轻及 1年内复发两次以上 )4例 ,占 6. 9 %。维生素K与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效果相比 ,两者无明显差异 ,但维生素K副作用极少 ,且药源广泛 ,价格低廉 ,用法简便 ,安全可靠 ,不失为一种治疗偏头痛的理想药物 ,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