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偏头痛是一种常见并多发病,但是至今人们对其病理生理不十分清楚,推测有很多因素参与其中。有许多证据表明,神经元过度活跃引起的血管活性因子分泌增加起着重要作用,如5-羟色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感觉神经肽都可能参与偏头痛发病过程,三叉神经系统最终被激活并改变了颅外和硬脑膜的血管功能而引起疼痛。典型偏头痛的前驱症状之一,是在血管收缩期出现持……
尽管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但是至今人们对其病理生理不十分清楚 ,推测有很多因素参与其中。有许多证据表明 ,神经元过度活跃引起的血管活性因子分泌增加起着重要作用 ,如 5-羟色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感觉神经肽都可能参与偏头痛发病过程 ,三叉神经系统最终被激活并改变了颅外和硬脑膜的血管功能而引起疼痛。典型偏头痛的前驱症状之一 ,是在血管收缩期出现持续数分钟的眼前闪烁黑点和恶心感 ,随后在一个较长的血管扩张期出现搏动性的半侧头痛。而普通偏头痛没有上述症状 ,只发生头痛。复杂偏头痛则可能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 ,如持续几小时到数天的脑缺血所致轻偏瘫 ,偶尔还可能成为永久性偏瘫。
目前 ,舒马曲坦常用于治疗急性偏头痛发作。这是一种 5-羟色胺激动剂 ,作用于 5-羟色胺受体 ,无论皮下、经口、鼻饲或直肠给药 ,都能有效终止偏头痛的发作。然而 ,在 24小时内头痛复发是一个常见问题。较新的口服药曲普坦已开发出来 ,其特点是起效快、副作用较少。麦角碱能抑制 5-羟色胺受体 ,可以在偏头痛起病的前驱期预防其发作。麦角碱与苯巴比妥合用能使偏头痛症状缓解。常规给药途径包括经口、舌下、皮下、直肠、经鼻和胃肠道外等。
但是 ,须要注意的是 ,麦角碱和舒马曲坦不要用于复杂性偏头痛或冠状动脉病患者。阿司匹林或扑热息痛与咖啡因和巴比妥酸盐合用能够使偏头痛的疼痛症状得到缓解。止吐药胃复安 5mg~lOmg口服、肌注、直肠给药 ,经常用于控制恶心呕吐症状。
当偏头痛发作很频繁或使生活质量受损时 ,应考虑预防性用药。可用血管舒张剂 ,如使用 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每天 40mg~ 200mg、噻吗洛尔每天 20mg~ 60mg。但这些药物有全身性副作用 ,如脱发和低血压。同时 ,它们有很多禁忌症 ,并且只对 50%~ 60%的偏头痛患者有效。钙通道阻滞剂也有用 ,异搏定每天 120mg~ 240mg最有效 ,但低血压又是一个并发因素。另外 ,也有人用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 ,以减少血小板释放 5-羟色胺 ,但作用很有限。阿米替林和丙戊酸也有一定用处 ,但均有严重副作用。最有效的预防药还是 5-羟色胺拮抗剂美西麦角 ,但是只能在最严重的情况下使用 ,因为该药物可并发腹膜后纤维化。
簇集性头痛是另一种不同类型的偏头痛。它主要发生于中年男性 ,呈现周期性发作。簇集性头痛突然发作的头痛持续几分钟到 3小时 ,并可出现如流涕、流泪、结膜水肿和单侧颜面疼痛等症状。以往 ,对其病因 ,人们假设由组胺介导 ,现在认为可能有数个病因 ,其中重要病因之一 ,可能与弥散性神经血管功能障碍有关。簇集性头痛与偏头痛非常相似 ,治疗可以分成预防性和中断性两个阶断的疗法。簇集性头痛急性发作时 ,治疗的第一步是吸入 100%纯氧 ,流量为每分钟 8升 ,持续吸入 10分钟。这对80%以上的患者有效。而应用麦角胺、双氢麦角胺和舒马曲坦也都表现出近似氧气的效果 ;使用皮质类固醇和鼻内辣椒素也有帮助。但麻醉剂和止痛剂的治疗价值有限。簇集性头痛的预防方法用麦角胺、异搏定、锂和美西麦角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