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是空间定位觉障碍产生的一种运动幻觉,即人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空间感觉在皮质感觉中枢的反映失真,它是临床最常见的病症之一,据统计,本病约占门诊内科病人的5%、五官科的15%。老年门诊病人的81%~91%,其中以美尼尔氏病最为常见,约占11%~60%,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及外出旅游的增多,本病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一般情况下,末梢性眩……
眩晕是空间定位觉障碍产生的一种运动幻觉 ,即人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空间感觉在皮质感觉中枢的反映失真 ,它是临床最常见的病症之一 ,据统计 ,本病约占门诊内科病人的5 %、五官科的 15%。老年门诊病人的 81%~9 1 %,其中以美尼尔氏病最为常见 ,约占 11%~ 60%,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及外出旅游的增多 ,本病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
一般情况下 ,末梢性眩晕感觉较重 ,呈发作性 ,持续时间短 ,常伴耳鸣、耳聋 ;中枢性眩晕感觉较轻 ,但持续时间长 ,代偿困难 ,常伴有神经症状。根据眩晕的程度 ,一般分为三级 :
一级 :头晕尚能活动及自持 ;
二级 :需闭目静卧 ,头动则引起自身及环境的运动感 ;
三级 :虽闭目静卧 ,亦有剧烈的运动感 ,并伴有植物神经症状。
中医认为 ,本病多为肝阳上亢 ,气血亏虚 ,肾精不足 ,痰浊中阻所为 ,其中以肝阳上亢、气血亏虚最为常见 ,当以平肝潜阳、益气养血、补益肾精、化痰除湿为治 ,中医治疗 ,一般多从以下几型入手。
1.肝阳上亢型 :症见眩晕耳鸣 ,头痛且胀 ,每因烦恼而使头晕、头痛诸症加剧 ,急躁易怒 ,面时潮红 ,少寐多梦 ,口苦 ,舌红苔黄脉弦。当以平肝潜阳、清火熄风为治 ,药取天麻、钩藤、山栀子、黄芩、牛膝、杜仲、桑寄生、夜交藤、茯神、菊花、夏枯草、草决明各 10克 ,石决明、珍珠母各 30克 ,水煎服 ,每日 1剂 (下同 )。
2.气血亏虚型 :症见眩晕动则加剧 ,劳累即发 ,面色苍白 ,唇甲不华 ,心悸失眠 ,神疲懒言 ,饮食减少 ,舌淡苔白脉细弱等。当以补益气血、健运脾胃为治 ,药取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党参、茯苓、白术、山药、神曲、黄芪各 10克 ,大枣5枚 ,甘草 5克。
3.肾精不足型 :症见眩晕神疲健忘 ,腰膝酸软 ,遗精耳鸣 ,五心烦热 ,口干咽燥 ,舌红少苔脉细数等。当以补益精为治 ,药取生熟地、枣皮、菟丝子、牛膝、山药、茯苓、泽泻、丹皮、知母、黄柏各 10克 ,龟胶、阿胶各 5克 (烊化 )。
4.痰浊中阻型 :症见眩晕而头重如蒙 ,胸闷恶心 ,少食多寐 ,脘腹胀满 ,舌苔白腻 ,脉濡滑等。当以燥湿祛痰、健牌和胃为治 ,药取法夏、陈皮、茯苓、天麻、泽泻、车前仁、扁豆、菖蒲各10克 ,白蔻、砂仁、各 5克 (后下 ),甘草 5克。
眩晕虚实互见 ,除中医治疗外 ,尚可配合下列外治法 :
1.吴萸 10克 ,研为细末 ,醋调为糊 ,外敷双足心涌泉穴 ,每晚 1次 ,连续 5~ 7天 ,适用于各型眩晕。
2.山栀子、钩藤各 10克 ,水煎取药液泡脚 ,每日 1~ 2次 ,每次 15~ 30分钟 ,连续 5~ 7天 ,适用于肝阳上亢型眩晕。
3.桑叶、桑枝、菊花各 20克 ,水煎足浴 ,适用于肝阳上亢型眩晕。
4.黄芪、党参、加皮各 30克 ,水煎足浴 ,适用于气血亏虚型眩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