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病中病死率最高的类型。为降低脑出血死亡率,要对下列高危指标有所认识,以便早期采取对策。昏迷:脑出血后昏迷出现早,恶化程度快,时间长,是预后不良的最重要指标,据报道入院时有明显昏迷者病死率可达70%以上。因此,遇此种情况的脑出血患者,务必尽早采取急救措施,并将病情与预后尽快告之亲属。年龄:年龄越大,……
脑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病中病死率最高的类型。为降低脑出血死亡率 ,要对下列高危指标有所认识 ,以便早期采取对策。
昏迷 :脑出血后昏迷出现早 ,恶化程度快 ,时间长 ,是预后不良的最重要指标 ,据报道入院时有明显昏迷者病死率可达 70%以上。因此 ,遇此种情况的脑出血患者 ,务必尽早采取急救措施 ,并将病情与预后尽快告之亲属。
年龄 :年龄越大 ,预后越差 ,尤其是 60岁以上有多年高血压病史的脑出血患者 ,大多伴有心、脑、肾等脏器损害 ,容易出现功能不全甚至衰竭 ,给急救带来许多不利 ,故而死亡率偏高 ,应提高警惕 ,兼治脑出血和保护脏器功能。
血压 :发病时血压明显增高者 ,预后恶劣。因为血压急剧增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原有脑动脉硬化程度重 ,也可反映出血压应激性脑灌注压高。这样 ,出血会继续增加 ,血肿扩大 ,脑损害面积增大。一般规律血压在 200/120mmHg以上者死亡率可达半数左右。因此 ,对于血压高的脑出血患者务必尽快将血压降至接近正常范围。如果未经处理血压就迅速下降 ,甚至低于正常 ,这也是不良先兆 ,应查明原因并给予相应处理。
颅内高压 :脑出血多与颅压增高、颅压增高程度与出血量、出血部位关系密切。颅压越高 ,表明出血量越大 ,同时病死率也越高 ,资料表明 ,若发病后颅压在 3小时内迅速增高者 ,病死率达 100%, 72小时内增高者病死率达半数 ,所以 ,要对患者密切观察。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抽搐及视乳头水肿等是颅压增高的重要标志 ,若有这些情况应及时作出判断 ,给予脱水利尿剂降低颅压 ,降低病死率。
抽搐 :抽搐可作为脑出血的独立高危指标 ,也是脑水肿的表现之一 ,以前者为主 ,发生率约10%左右 ,可在脑出血发病早期出现或作为首发症状。抽搐以局限性多见 ,若是大发作或频繁抽搐 ,可加重脑出血、脑水肿 ,预后恶劣 ,病死率达 40%左右 ,尽快制止抽搐是降低病死率的有效措施之一。
神经体征 :两侧瞳孔不等大 ,瞳孔对光反射消失 ,角膜反射、结膜反射消失 ,以及四肢全瘫、肌张力低下、深浅反射消失等等 ,这些神经体征都表明预后差 ,要及时通知亲属及下病危通知。
生命体征 :脉搏、呼吸是重要的生命体征 ,若患者脉搏洪大 ,呼吸深沉至鼾声 ,提示出血量大 ,若脉搏数而呼吸不规则 ,提示已累及脑干下部 ,这些都表明预后不良。观测体温变化也有实际意义 ,若体温超过 39℃ ,提示体温调节中枢受累 ,病死率较高。
其他高危指标 :脑出血患者若伴上消化道出血 ,出现呕血与黑便 ,越早出现预后越不良 ;若有酸碱平衡及水电解质失调 ,也是预后不良重要指标之一 ;血糖增高 ,白细胞总数增高 ,心电图异常等都影响预后 ,可作为高危指标加以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