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前叶细胞及其肿瘤可按形态和染色分类,亦可按细胞功能与亚微结构分类。前者为以往光学显微镜下的发现,曾分为无颗粒无功能的嫌色细胞与有颗粒和功能的嗜酸性细胞与嗜碱性细胞,在此基础上发生的肿瘤称为嫌色细胞瘤、嗜酸性细胞瘤、嗜碱性细胞瘤及混合瘤。临床上表现为肢端肥大症与巨人症者大都由嗜酸性细胞瘤所致,表现为柯兴病者大都由嗜碱性细胞瘤所致,此二者也可由混合瘤,甚……
垂体前叶细胞及其肿瘤可按形态和染色分类,亦可按细胞功能与亚微结构分类。前者为以往光学显微镜下的发现,曾分为无颗粒无功能的嫌色细胞与有颗粒和功能的嗜酸性细胞与嗜碱性细胞,在此基础上发生的肿瘤称为嫌色细胞瘤、嗜酸性细胞瘤、嗜碱性细胞瘤及混合瘤。临床上表现为肢端肥大症与巨人症者大都由嗜酸性细胞瘤所致,表现为柯兴病者大都由嗜碱性细胞瘤所致,此二者也可由混合瘤,甚而由嫌色细胞瘤所致。嫌色细胞瘤中细胞在光镜下虽无颗粒,故假定为无功能,但在临床上往往发现可伴有闭经-溢乳症(高泌乳素血症)、肢端肥大症、柯兴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加以近十余年来电镜发现嫌色细胞中也有颗粒,故认为以往的分类有不少缺陷,不足以说明病因与指导诊疗,因此有必要改进为根据功能分类(表15-7)。
垂体瘤又可与胰岛瘤、甲状旁腺瘤、类癌瘤等于同一人中发生称多发性内分泌腺瘤I型(Wermer综合征)。
表15-7 垂体前叶细胞及其肿瘤分类分型
分 类 | 细胞命名 | 分泌激素 | 肿瘤命名 | 临床表现 |
有功能肿瘤 | 泌乳素细胞 | 泌乳素(PRL) | 泌乳素腺瘤 | 闭经-溢乳症(女),阳萎(男) |
生长激素细胞 | 生长激素(GH) | 生长激素腺瘤 | 肢端肥大症,巨人症 | |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 |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 | 柯兴氏病(皮质醇增多症) | |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脂素细胞 |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包括α-MSH)-β-促脂素(β-LPH,包括β-MSH) |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脂素腺瘤 | Nelson综合征,黑色素沉着症 | |
促甲状腺激素细胞 | 促甲状腺激素(TSH) | 促甲状腺激素腺瘤 | 垂体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 |
促性腺激素细胞 | 促性腺激素(GnH,又称FSH、LH) | 促性腺激素腺瘤(主要为FSH腺瘤) | ||
混合上述各种细胞 | 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激素(GH十PRL),(GH+ACTH),(PRL+GnH),(GH十TSH),(GH十PRL+TSH) | 混合瘤 | 上述混合症群 | |
无功能肿瘤 | 无功能垂体瘤 | 垂体前叶功能低下,垂体性 侏儒症。垂体后叶功能低下,尿崩症。压迫垂体周围 组织,如下丘脑综合征,视 神经交叉受压等 |
*1.无功能垂体瘤,如颅咽管瘤中约有15%累及前叶上部,位于鞍内,肿瘤长大时可压迫视神经交叉,下丘脑和第Ⅲ脑室引起尿崩症、偏盲、下丘脑综合征等。
2.人体垂体无中叶,MSH为ACTH及LPH的第1~13及41~58个氨基酸片段,黑色素沉着可能与ACTH及LPH有关。
3.细胞命名按分泌功能,如生长激素分泌细胞简称为生长激素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