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甲状腺药物有哪些不良反应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抗甲状腺药物也不例外。一是常见的有头痛、眩晕、关节痛、唾液腺和淋巴结肿大以及胃肠道反应,可视情况对症处理或适当减少用量。若过量应用可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引起畏寒、乏力、粘液性水肿,停药后大多可以自愈。二是较严重的副作用是粒细胞减少或粒细胞缺乏症,发生率约为2.8%,多见于初用药后1~……
抗甲状腺药物有哪些不良反应
俗话说 :“是药三分毒。”抗甲状腺药物也不例外。一是常见的有头痛、眩晕、关节痛、唾液腺和淋巴结肿大以及胃肠道反应 ,可视情况对症处理或适当减少用量。若过量应用可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 ,引起畏寒、乏力、粘液性水肿 ,停药后大多可以自愈。二是较严重的副作用是粒细胞减少或粒细胞缺乏症 ,发生率约为 2. 8%,多见于初用药后 1~ 3月内或再次用药后 1~ 2周内。因此 ,在服药期间除了注意有无发热、咽痛、肌痛、虚弱和感染等症状外 ,必须每周或隔周定期检查白细胞 ,如白细胞低于 4000时应立即停药 ,回升后改用其他抗甲状腺药物。三是肝损害 ,少数患者可发生黄疸和中毒性肝炎 ,在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肝功能。四是过敏性药疹 ,多为轻型 ,如出现皮疹、瘙痒 ,可服用抗组织胺药。若发生剥脱性皮炎 ,应立即停药并作相应处理。
为何有的甲亢难治易复发
在临床上 ,有些年轻患者常为甲亢反复发作而苦恼。究其原因 ,一是年龄。处于青春期的甲亢患者容易复发 ,尤其是年龄越小较难治。因此服药时间要相应延长 ,以帮助患者顺利度过青春期。二是精神。有些患者过度紧张焦虑、忧愁烦恼、郁郁寡欢 ,种种不良情绪既影响治疗又容易导致复发。所以患者必须自我调整好心态 ,保持情绪愉悦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三是饮食。有的患者在烹饪时用碘盐 ,或常吃海带、紫菜、海鱼等 ,就会摄入过多的碘而引起复发 ,使病情加重。奉劝甲亢病人一定要忌食含碘丰富的食物 ,也不要道听途说 ,服用含碘的昆布、海藻等中药。四是家族史。凡是父母患有甲亢病史的 ,若子女得了甲亢后比较难治。
五是病情。有的是在治疗前甲状腺肿大明显 ,超过三度 ;经化验检查 ,发现甲状腺激素水平很高 ,而促甲状腺素 (TSH)水平低下或测不出。这些情况可造成治疗上的困难。六是用药不合理。有的患者在治疗中用药剂量不足、疗程不够 ,或擅自减少药量、停药等 ,影响疗效而导致复发 ,甚至发展成为难治性甲亢 ,病情日益加重 ,甲状腺进一步肿大 ,眼球突出。
哪些甲亢患者需手术治疗
对有些甲亢病人 ,如甲状腺极度肿大并压迫气管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的患者 ,有癌变倾向的结节性甲亢患者 ,服用药物治疗后无效者 ,均可考虑实施甲状腺次全切手术。但在术前一定要做好准备 ,一要有良好的心态 ,保持情绪稳定 ;二要使心率恢复到每分钟 70次左右 ,化验T3、T4等基本正常 ;三要使身体增加到正常体重 ;四要在术前两周 ,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碘剂和心得安。只有具备这些条件 ,才能保证手术成功。
专家认为 ,采用放射性 131碘治疗甲亢 ,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 ,由核反应堆产生的放射性131碘元素 ,能够发射 β射线。当患者口服 131碘后 ,可迅速地集中于甲状腺 ,大量浓聚的放射性 131碘释放出的 β射线 ,逐渐地破坏部分增生的甲状腺组织 ,使甲状腺慢慢地缩小 ,甲状腺激素生成也随之减少 ,甲亢得以缓解或治愈。131碘发出的 β射线射程较短 ,平均 1毫米 ,最长 2. 2毫米 ,因而对甲状旁腺、喉返神经等甲状腺周围组织和器官基本没有影响 ,显示出其安全、简便的优越性。
除了对妊娠期和哺乳期的甲亢患者不宜用13 1碘治疗外 ,适用于所有年龄的甲亢病人 ,包括育龄期妇女、儿童、有严重心脏病等并发症、做过手术后又复发或难以再次手术者 ,都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经临床实践表明 ,采用13 1碘治疗甲亢有效率达 9 8%以上。少数病人一次未治愈者 ,可在半年以后 ,最好相隔 8~ 10个月 ,进行第二次治疗。绝大多数病人服用131碘后无不良反应 ,仅少数病人在服药后 2周内出现恶心、呕吐、头晕、乏力等早期反应 ;也有少数病人出现皮疹和瘙痒 ,一般较轻 ,可自行消失 ;有的治疗后引起一过性甲低 ,症状较轻 ,经 6~ 9个月可自行消失。对出现甲低者 ,可补充适量的甲状腺素 ,就能维持正常的甲状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