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徐晓宁)为什么肥胖的人易患糖尿病?有没有办法“割断”两者的联系?在最近召开的“2001年肥胖问题论坛”上,中华内分泌学会副主委、北京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高妍教授报告,肥胖和糖尿病有共同的遗传基础,但对肥胖进行糖尿病前期(IGT阶段)干预,肥胖向糖尿病发展的必然进程可以逆转。临床上把IGT称为糖尿病的前阶段。糖尿病一旦发生……
本报讯 (记者徐晓宁 )为什么肥胖的人易患糖尿病 ?有没有办法“割断”两者的联系 ?在最近召开的“ 2001年肥胖问题论坛”上 ,中华内分泌学会副主委、北京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高妍教授报告 ,肥胖和糖尿病有共同的遗传基础 ,但对肥胖进行糖尿病前期 (IG T阶段 )干预 ,肥胖向糖尿病发展的必然进程可以逆转。
临床上把 I G T称为糖尿病的前阶段。糖尿病一旦发生 ,病情不可逆 ,任何治疗只能延缓进程。但 I G T阶段不一样 ,尽管这时也表现为糖耐量受损 ,但它是不稳定的 ,可以进退。高妍教授介绍 ,从 I G T转为糖尿病的重要指标是餐后两小时血糖增高 ,一般能持续较久 ,随血糖不断升高 ,糖尿病患病危险增加。由于肥胖需要很高的胰岛素水平才能维持身体的正常需要 , I G T就成了肥胖和糖尿病之间重要的胰岛素功能代偿阶段 ,是超重或肥胖以及肥胖持续时间长短都与糖尿病发生密不可分的重要原因。大量研究还提示 ,除了肥胖代谢机制本身 ,肥胖和糖尿病两者还可能有着共同的遗传背景 ,也就是说 ,肥胖和糖尿病发生及程度可以互相影响 ,肥胖影响 I G T转成糖尿病 ,患了糖尿病后也会加重肥胖。
高妍教授说 ,肥胖在我国已经呈现流行态势 ,由于种族差异 ,我国人群的肥胖更多的是集中在腹部 ,内脏脂肪比较多。最近美国一项前瞻性研究披露 ,腹型肥胖比周身性肥胖更容易出现 I G T ,有更多的糖尿病和心血管发生的危险。她认为 ,对于国人来讲 ,应对肥胖引起足够的重视。超重或肥胖的人 ,不仅减肥重要 ,减小腹围更重要 ,抓住 I G T阶段进行干预 ,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同样重要。我国大庆曾得到一项举世关注的研究结果 ,长达 6年对肥胖者 I G T进行干预观察 ,通过一系列以饮食控制 ,运动训练为主的治疗 ,受试者改变不良行为后 , I G T转成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