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发病机制的不同,原发性糖尿病分为胰岛素依赖型(即Ⅰ型)和非胰岛素依赖型(即Ⅱ型)两种类型。儿童糖尿病绝大多数为Ⅰ型,是由于胰岛β细胞受到破坏或β细胞贮备功能低下,血浆胰岛素分泌减少或缺如所造成。Ⅱ型糖尿病,是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所致,多发现于成年,且以中年人为主,近年来,随着肥胖儿童增多,儿童患Ⅱ型糖尿病呈上升趋势。……
根据发病机制的不同 ,原发性糖尿病分为胰岛素依赖型 (即Ⅰ型 )和非胰岛素依赖型 (即Ⅱ型 )两种类型。儿童糖尿病绝大多数为Ⅰ型 ,是由于胰岛β细胞受到破坏或 β细胞贮备功能低下 ,血浆胰岛素分泌减少或缺如所造成。Ⅱ型糖尿病 ,是以胰岛素抵抗为主 ,伴胰岛素分泌不足所致 ,多发现于成年 ,且以中年人为主 ,近年来 ,随着肥胖儿童增多 ,儿童患Ⅱ型糖尿病呈上升趋势。
Ⅰ型患儿身材矮小、消瘦、营养不良、性发育迟缓或低下 ;Ⅱ型病人大多形体肥胖 ,颈部、腹下部等处皮肤增厚伴色素沉着 ,部分病人可出现高血压。这两型病人都可出现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下降 (三多一少 )症状 ,但儿童糖尿病起病急、病情重、易出现酮症酸中毒。Ⅰ型糖尿病病人血糖波动大 ,病人终生需胰岛素替代治疗 ,其中部分病人经治疗后可出现一段时间缓解 ,甚至停用胰岛素 ,称为“蜜月期” ,但多数易复发而继续用胰岛素治疗 ;Ⅱ型糖尿病以口服降糖药为主 ,多是磺脲类、双胍类合用 ,一般不用胰岛素治疗 ,当发生并发症时应使用胰岛素。Ⅰ型糖尿病人易出现低血糖现象。另外儿童糖尿病有特殊的临床过程 ,可分为急性代谢紊乱期、暂时缓解期、强化期、永久糖尿病期 ,在治疗、随访中应按不同病期调整胰岛素用量。同时 ,必须考虑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 ,饮食原则和热卡供应与成年糖尿病不同。儿童需在医生和家长的帮助下 ,克服可能存在的心理障碍 ,学会自己管理自己 ,正确认识本病及其防治知识 ,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