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今年慢性病预防有望进社区。昨天市政协委员、市疾控中心免疫预防所所长孙美平告诉记者,今年北京市疾控免疫的首要工作是预防传染病和慢性病,慢性病预防有望进社区,另外,本市有20余种传染病可通过疫苗预防。北京市市长刘淇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中提到,北京市要努力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健全疾病预防和急救系统。孙委员告诉记者……
本市今年慢性病预防有望进社区。昨天市政协委员、市疾控中心免疫预防所所长孙美平告诉记者 ,今年北京市疾控免疫的首要工作是预防传染病和慢性病 ,慢性病预防有望进社区 ,另外 ,本市有 20余种传染病可通过疫苗预防。
北京市市长刘淇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中提到 ,北京市要努力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健全疾病预防和急救系统。孙委员告诉记者 ,疾病预防在今年的重要工作是慢性病和传染病的预防。
健康状态
慢性病防治工作今年将启动。孙委员说 ,随着北京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曾经对北京居民身体健康造成最大威胁的传染性疾病、寄生虫病等死亡率下降 ,而肥胖、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慢性病成为北京人健康的最大威胁 ,因而教育人们远离不健康生活方式刻不容缓。
孙委员介绍 ,造成这些慢性病的主要原因是饮食过精过细、精神压力过大、缺少运动、食用高糖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过多。
疫苗现状
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北京市已经新添了多种疫苗 ,但这些疫苗的用途还尚未被公众所了解。孙委员介绍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 ,截至目前本市已有 20种疾病可以用疫苗控制 ,比 5年前增加了 5种疫苗 ,平均每年新添一种 ,分别为水痘疫苗、肺炎疫苗、气管炎疫苗、秋季腹泻疫苗等。
“以往严重的传染病 ,如今大部分已经在北京销声匿迹。但这并不意味着接种疫苗的工作就可以松懈 ,很多‘旧有’疫苗仍在继续接种 ,如麻疹、小儿麻痹症。另外 ,流感疫苗、甲肝疫苗、乙肝疫苗等都在普遍使用。”孙委员说。
政府措施
今年 ,疾控中心将整合、健全三级慢性病防治网络 ,城镇慢性病控制将进社区、明确社区卫生服务站对慢性病控制的职责任务 ,建立三级预防保健网的运行机制有望形成。积极探索预防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新途径。组织全市预防保健机构和基层预防保健部门开展全市性慢性病调查 ,制定干预措施和方案 ,筛查高危人群 ,对其进行行为干预。加强慢性病防治专业队伍的建设。
委员建议
针对北京市今年疾控免疫工作的重点 ,孙委员提案立项建立“防病楼” ,医务人员在这里针对各项传染病做检测、实验 ,预防其出现或者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