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发生下肢并发症,出现损伤、溃疡、坏死等病变,称为糖尿病足,简称“糖足”。糖足是下肢致残,甚至致死的主要原因。在世界范围内,每年有400万人发生糖足,下肢截肢者中70%为糖足病人。糖尿病足是如何发生的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等,逐渐出现不同程度的血管与神经病变,影响下肢及足部的血液循环和营养供应,以及代谢产物的排除。一旦发生感染、……
④防冻伤。北方冬季气温低,下肢血液循环不佳,若护理不周保暖不好,容易发生冻伤,而且不容易愈合。
⑤平时注意抬高患肢,尤其是睡眠时更应注意下肢体位,确保下肢血液运行畅通无阻,有利于下肢代谢产物的及时排除。
⑥尽量保持下肢及足部的干燥与皮肤健康。
⑦戒烟限酒,消除一切诱因与隐患。
⑧不要采用交叉盘腿式或一下肢压在另一下肢上的坐姿,这样容易影响被压下肢的血液循环。
⑨有糖尿病病史5年以上者应主动定期到医院进行下肢及足部检查,对下肢并发症进行早期筛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尽量避免糖足发生及溃疡、坏死甚至截肢的不良后果。
冬季是严寒的季节,有些糖尿病病人下肢及足部症状加重,甚至造成人为的损伤,应特别注意。只有细心呵护好下肢及足部,才能避免糖尿病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