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搜索
糖尿病治疗过程中的六大疑惑你有吗
时间:2010-3-19 11:36   来自: 中健网·内分泌疾病   原作者: 佚名

编者按:在内科疾病中,糖尿病的治疗大概是最复杂的。它不但对医生的要求高,也考验病人的智慧和毅力。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很多病人在就诊中有这样那样的困惑,且听专家的具体指导。一饿就得吃东西吗病例1:张女士,39岁,发现糖尿病3年,使用胰岛素1年。最近空腹血糖为9.6毫摩尔/升,餐后血糖为13.6毫摩尔/升。家人说她正餐吃得不多,但零食吃得很多,“一觉得饿就吃”。……

  编者按:在内科疾病中,糖尿病的治疗大概是最复杂的。它不但对医生的要求高,也考验病人的智慧和毅力。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很多病人在就诊中有这样那样的困惑,且听专家的具体指导。

  一饿就得吃东西吗

  病例1:张女士,39岁,发现糖尿病3年,使用胰岛素1年。最近空腹血糖为9.6毫摩尔/升,餐后血糖为13.6毫摩尔/升。家人说她正餐吃得不多,但零食吃得很多,“一觉得饿就吃”。

  王玉珍:在糖尿病病人治疗过程中,控制饮食是最困难也是最重要的一环。许多病人认为,只要吃上药、打了胰岛素,血糖就会正常,从而不再控制饮食。这是非常错误的。

  目前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正处于中年,他们工作忙,食欲好,控制饮食更不容易。有些人误认为,控制饮食只需要控制主食就行了,而忽略了对肉、油类食物和零食的控制。在所有食物中,只有水没有热量,对血糖没有影响,其余食物都会影响血糖。例如,绿叶蔬菜是低热量食物,吃500克(1斤)相当于吃50克(1两)主食。西红柿、黄瓜也是低热量食物。而肉、油类食物是高热量饮食。在零食中,干果(花生、核桃等)、饼干糕点等,都会使血糖增高。因此,零食吃得多,血糖就控制不好。

  另外,许多病人非常惧怕低血糖,只要感觉饥饿就进食。其实,有时血糖很高时病人也感觉饿,这是因为血液中的营养不能被细胞利用,细胞“饥饿”了。建议患者参考标准判断自己的身体状态,是属于肥胖、消瘦还是正常。然后结合工作强度制订饮食治疗方案。在感觉饥饿时先查血糖,如果没有低血糖,就不要进食。如果出现低血糖,需要看医生,调整药物剂量。

  看病要带两类资料

  病例2:李先生,50岁,发现糖尿病2年,先后在当地县医院、北京多家医院看病,来的时候资料没带齐,自己也记不得自己的化验结果了。结果问诊耽误了不少时间,并且全部指标不得不重查一遍,花了不少钱。

  许樟荣:患糖尿病后,需要经常到医院复诊,一般是每月一次。如果病情不稳定,则要增加就诊的频率。

  就诊时应将两类资料带齐,一是近期的检查结果,二是目前用药的名称和剂量。医生调整降糖药物种类和剂量的依据是血糖指标,即空腹、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控制是糖尿病治疗的中心环节,另外,纠正血脂异常和控制高血压也十分重要。病友在家自测的血糖、血压水平反映的是真实的病情,这些在家测的指标有时要比在医院检查更客观和更全面,所以每次就诊时都要携带,也能大大节省患者的医疗费用,并提高就医效率。如果患者不识字,可以请家人帮忙,将平时用药和血糖监测结果写在纸上备查。如果这也做不到,那就干脆将所用药物带来,就诊时请医师作为参考。

  看病前吃不吃饭

  病例3:孙女士,35岁,早上6点就来医院排队,因为想化验抽血,没敢吃东西。上午候诊的时候饿了,担心低血糖,吃了3片饼干。到看病的时候,医生说:“要想准确地测血糖,要么绝对不吃,要么吃好。介于吃与不吃之间的血糖不准。”

  许樟荣:糖尿病患者看病时应该空腹还是饱餐后,取决于看病的目的。如果是第一次就诊或较长时间没有看病,此次来复诊,最好是空腹。这是因为,首次就诊或间隔很长时间(如半年以上)的复诊,医生往往需要了解患者的全面情况,包括血压、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尿白蛋白等,其中查血脂和肝肾功能,需要抽空腹血。如果患者平时空腹血糖控制良好,血脂也正常,复诊的目的是取药,那就可以正常服药和进餐,到医院后复查餐后2小时血糖,检查快速的手指血糖即可。一般而言,对于不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而言,餐后血糖控制满意,空腹血糖控制也大多是满意的。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检查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也可以大致了解患者的血糖控制是否满意。像孙女士这样临时吃3片饼干,既不是空腹状态,又不是平时的餐后状态,检查这样的餐后血糖,反映不出平时真实的血糖控制情况,临床意义不大。

  降糖不戒烟,白搭

  病例4:陈先生,56岁,患糖尿病8年,前年做了心脏搭桥手术,现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血糖基本正常。但他一直没有戒烟。

  王玉珍: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很常见,尤其是病史较长、男性、合并高血压、高血脂情况时。一般人发生高血压、冠心病多在60岁以上,糖尿病病人出现冠心病、高血压的年龄会大大提前,女性尤其明显。而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是糖尿病病人死亡的首要原因。因此,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是“甜蜜而沉默”的杀手。为什么是沉默的呢?因为许多病人会出现无痛性心绞痛、无痛性心力衰竭,非常危险。吸烟会造成冠状动脉痉挛,因此,冠心病患者一定要戒烟,合并糖尿病的病人更是如此。陈先生已经做了冠脉搭桥手术,如果不戒烟,搭好的动脉桥和其他血管还会出现狭窄。为了避免心脏意外事件,除了血糖、血脂和血压达标,必须戒烟,并且远离“二手烟”。

  确诊糖尿病,都查啥

  病例5:王先生,40岁,2月前在家乡查出糖尿病,只知道自己空腹血糖高,别的都没查。来看专科门诊时,医生要给他做全套化验检查,他不理解,“不是血糖高吗?查尿、眼睛、四肢干嘛?”

  王玉珍:许多病人都认为空腹血糖高是糖尿病,不知道餐后血糖增高的意义。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空腹血糖>7毫摩尔/升或餐后血糖>11.1毫摩尔/升。如果只查空腹血糖,会有一半以上病人误诊。

  血糖达标值为空腹血糖<6.1毫摩尔/升,餐后血糖<7.8毫摩尔/升。有些病人空腹血糖达标,而餐后血糖高,仍然不能说糖尿病控制住了。对于像王先生这样口服降糖药的病人,每月应至少查一次空腹和餐后血糖,每三个月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如果注射胰岛素治疗,或者出现了急性疾病,需要调整治疗,检查血糖的次数还要增加。

  在服药过程中定期检测肝肾功能是出于安全考虑。糖尿病人常合并高血脂,需要定期检查血脂。另外糖尿病病人会出现肾脏、眼底、神经系统并发症,所以每年要进行一次相关的检查。同时还需要定期检查心电图,并了解胰岛素水平的变化。

  自行停药害处大

  病例6:赵先生,54岁,发现糖尿病3年,一开始吃着达美康等口服药,后来一个亲戚介绍一种叫做“××胶囊”的中成药,说是能“活化胰岛素受体,消除胰岛素抵抗,实现血糖的自主调节”。这个药吃了半年,自己把原来的西药停了,现在血糖又高了,空腹血糖到了10毫摩尔/升,还感觉手脚麻木,眼神也不如原来好使了。

  许樟荣:许多糖尿病患者有一种心理,就是希望能服用一种药,既能根治糖尿病,又不需要控制饮食,因而很容易被“江湖医生”和所谓的好心人“忽悠”了。和这位患者一样,很多人花了不少钱,得到的却是不利于甚至有害健康的方法。我们希望糖尿病患者正视现实,相信科学,看病到正规医院找专科医生,并花一些时间学习和掌握糖尿病的科普知识。

收藏 分享 邀请
精彩图文
最新资讯
今日焦点
[第876期]让异物入气管伤害远离孩子
[第876期]让异物入气管伤害远离孩子
8月25日晚,北京儿童医院接诊一名因异物进入气管而危在旦夕的2岁儿童,经过
[第870期]土方治感冒是否可行?
[第870期]土方治感冒是否可行?
夏秋交际,早晚温差大,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感冒,有些人选择抗一抗就过去了,
[第866期]放线菌素D到底是什么?
[第866期]放线菌素D到底是什么?
近期,“放线菌素D”这一药品被炒得沸沸扬扬,从今年7月起,不断有来自福建
[第861期]夏末秋初蚊虫反扑如何应对
[第861期]夏末秋初蚊虫反扑如何应对
夏末秋初,蚊虫突然多了起来,气温下降加上雨水天气略多,为蚊子生长提供了
[第858期]从服务员烫顾客看烫伤处理
[第858期]从服务员烫顾客看烫伤处理
8月24日晚,温州林女士在一家火锅店吃火锅,要求男服务员加水时双方发生一
健康有道
[第168期]春季如何调养气血
[第168期]春季如何调养气血
胡冬菊 河北省中医院血液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擅长“清热、凉血、活血、止血
[第167期]“完全控制”哮喘,你该怎么办?
[第167期]“完全控制”哮喘,你该怎么办?
武蕾,主任医师、教授,河北省中医院呼吸二科主任,擅长运用中医理论及中西医结合的方
[第166期]告别失眠的日子
[第166期]告别失眠的日子
成立,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1994年毕业于河北中医学院,毕业后至今一直在河北
[第165期]水肿与肾脏的关系
[第165期]水肿与肾脏的关系
冯忖,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主治各种原发及继发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