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市人口中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已达到了9.7%,由此推测中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已达9 240万。糖尿病已成为笼罩在国人头顶上的一片乌云。
第5期(肾衰竭期):血清肌酐和尿素氮增高,导致氮质血症和肾功能衰竭,伴严重的高血压、低白蛋白血症、水肿、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继发尿毒症性神经病变和心肌病变,并伴有中、重度肾性贫血。需要透析或肾移植才能维持生命。
糖尿病肾病就是这样,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悄悄进展。在早期(前两期)若能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就能阻止DN的发生。反之,若发现时已处于第4期,肾功能已开始减退,即使花再大的力气也无法使病变逆转。所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DN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糖尿病超过五年应该体检查肾
糖尿病患者病程较长易出现发症,瑞恩糖尿病医院专家提醒广大糖友注意常查眼底,且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预防除了饮食控制和增强运动外,所有糖尿病肾病病程超过5年以上者,同样还要经常查肾功能、尿蛋白定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并注意测量血压,做眼底检查。如果有条件,应做尿微量白蛋白测定,以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如果尿微量白蛋白增加,要积极查找原因。
对于患有早期肾病的病人,应积极治疗,包括控制好血糖和血压,调整营养和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可以延缓肾病的发展,甚至使其病情有某种程度的逆转。而肾病一旦进入晚期,病情则不可逆了,所以治疗目标是通过良好的血压控制、饮食调节和控制血糖来减慢肾病的发展。
至于糖尿病肾病病人口服降糖药的选择,西医专家认为,磺酰脲类药物降糖效果比较好,另外还要提醒糖尿病肾病患者,对碳水化合物的食用,并不是控制得越严越好,而是根据病情的特点,合理安排。临床实践证明,如果病人主食摄入过低,处于半饥饿状态,病情反而不能满意控制。主食吃得少的话,就要多吃高脂肪、高蛋白的动物型食品,脂肪积累导致的肥胖,是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的诱发因素。
糖尿病肾病需要综合治疗
1.调节血糖 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应<6.1毫摩尔/升,餐后血糖应<8.0毫摩尔/升,糖化血红蛋白应持续<6.5%。
2.控制血压 无肾损害或尿蛋白<1克/24小时时,血压应降到130/80毫米汞柱;尿蛋白>1克/24小时时,血压应降到125/75毫米汞柱。
3.纠正脂代谢异常 糖尿病患者降低血脂可以保护GFR,减少尿蛋白。
4.饮食治疗 控制好饮食中蛋白质、盐、油、总热量及营养素的摄入量。蛋白质若尿素氮未升高,蛋白质控制在每天每千克体重0.8克。尿素氮升高者,蛋白质摄入量减至每天每千克体重0.6克,并同时每天补充复方α酮酸制剂0.12克/千克体重。最好选择动物蛋白,尽量以鱼、鸡等白色肉代替猪、牛等红色肉。盐少于6克/日,伴有肾功能不全者降至2克/日。不食腌制品。食油选择植物油为好。总热量基本与非DN患者相似;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需适当限制(总热量比非肥胖的DN患者减少250~500千卡/天),直至达到标准体重。其他营养素应充分补充各种维生素和叶酸。
5.避免肾损因素 少用或禁用肾毒性药物。
6.科学规律运动 糖尿病肾病早期,可选择以快步行走为主的有氧运动,每天饭后一次,每次半小时,每周五次。避免长时间强度非常大的能持续升高血压的运动。若出现临床蛋白尿就不宜进行较大强度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