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患者血糖非常高时,才会出现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轻等症状。有的糖友因为没有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误以为自己的血糖已经“很好”了,甚至“痊愈”了,随意调节降糖药剂量,甚至停药,导致血糖失控。
内分泌科长年治疗。
治疗效果一直不佳,空腹血糖9,0-9,7餐后血糖12-12,7,我每天用药早餐前注射25胰岛素(30特冲)口服一片马来酸罗格列酮片,一片阿卡波糖片,中午口服一片阿卡波糖片,晚注射25胰岛素口服一片阿卡波糖片,血糖总是不下降,病情总是不见好。
【糖友回答】首先是饮食控制,你是否管好了自己不多吃呢?有的人认为打胰岛素了血糖就正常了就不控制饮食了,这样的想法是不正确的,不管什么时候一定要养成好的饮食习惯;其次就是是否坚持运动了?如果每天坚持不懈的运动是对控制血糖有很大帮助的。
那么:血糖控制不好的原因究竟有那几个方面呢?
【原因一】 不控制饮食,饮食不合理
仅仅想用多服降糖药来抵消,这种“鞭打病牛”的方法是错误并且危险的。有的病人认为得了糖尿病不吃糖就可以了,没有限制主食的量;有的病人认为得了糖尿病就尽量少吃,结果导致营养不良和低血糖;有的病人坚持一段时间的饮食治疗,血糖稍有所控制,就不能坚持,结果导致血糖再次升高。有这种倾向的糖友要清楚地知道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其目的是减轻胰岛β细胞的负担,以帮助其恢复功能。
合理的饮食重点在饮食的量和质。饮食的量既要考虑减轻胰岛素的负担又保证正常身体需要,使病人体重维持在标准体重的±5%;饮食的质即饮食结构,在保证饮食质和量的基础上,合理安排不同的品种、花样,经常改变口味,使食物多样化,营养均衡,进餐要有规律,少吃零食,饮食疗法要严格执行,长期坚持。
【原因二】观念不重视,缺乏认识
通常,患者血糖非常高时,才会出现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轻等症状。有的糖友因为没有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误以为自己的血糖已经“很好”了,甚至“痊愈”了,随意调节降糖药剂量,甚至停药,导致血糖失控。
也有些患者在疾病的早期阶段觉得多吃一点,多喝一点,小便多一点无所谓,采取不诊不治或已诊不治的态度。有些病人认为糖尿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可彻底治愈,一旦症状消失即停止治疗,从而造成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有些病人,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疾病,整日忧心忡忡,甚至产生悲观、失望、恐惧心理;更有甚者,盲目信从“根治”、“治愈”等具有诱惑性的街头广告,不仅在经济上受到损失,更严重是延误了有限的治疗时机。
【原因三】不重视血糖监测,监测不及时
不重视血糖监测,曾经一个患者被确诊糖尿病5年了,至今还没有一台血糖检测仪,又管不住自己的嘴巴,虽然按医嘱服药,但他的血糖总是居高不下,这真是糖尿病患者的“杯具”
如果很多糖尿病人对监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长期盲目服用降糖药物,容易造成“治不达标”。
而通过监测可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证理想的血糖控制,有利于及时发现和治疗急性并发症,防治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