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将结节出现的原因归咎于碘摄入量过高、工作压力过大,其实也是一种误解。“压力过大、长期情绪紧张可以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诱因,但不是甲状腺结节的病因。”
37岁的王女士在单位近期组织的体检中,被查出患有“甲状腺双侧结节,部分伴有液化,且右侧结节伴有钙化,结节周边有丰富血流信号,双侧未见异常肿大淋巴结”。联想到有个朋友也是查出甲状腺结节,随后被确诊为甲状腺癌,接受切除手术,王女士很担忧,找到医生要求切除结节,以绝后患。
其实,查出甲状腺结节没必要恐慌,它很常见,而且超过九成五的人都是良性结节,手术不是必选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内分泌科首席专家肖海鹏教授解释说,借助高分辨率超声,结节在健康人群中的检出率可以高达20%~76%,约有10%的结节体检时可被触及。研究显示,甲状腺结节中只有4%到6.5%为恶性肿瘤。良性结节包括有多结节(散发性)甲状腺肿、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囊肿、滤泡性腺瘤等等。
许多人将结节出现的原因归咎于碘摄入量过高、工作压力过大,其实也是一种误解。“压力过大、长期情绪紧张可以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诱因,但不是甲状腺结节的病因。”肖海鹏指出,现有研究显示,甲状腺结节的出现与碘摄入量高没有直接关系,缺碘也会造成甲状腺结节。良性结节有时因慢性炎症导致,也有一些致病原因尚未查明。
如果体格检查时触诊怀疑有甲状腺结节,或者做颈部超声、CT、MRI、FDG-PET检查时,偶然发现有甲状腺结节的话,都应该再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有研究显示,体格检查中发现甲状腺异常的患者,如再做超声检查,发现有63%的人探查结果和触诊检查不同,有24%的人发现了额外的结节。
肖海鹏指出,要判断结节的良恶性,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首先看病史和表现,如果童年接受过射线照射、家族中有人患有甲状腺癌、结节迅速增大、质硬、固定,伴有持续性声音嘶哑、发音困难、吞咽困难等症状,都要警惕结节可能为恶性。恶性结节要尽快到外科进行手术切除,且手术后要终身服用甲状腺素进行抑制治疗。如果是良性结节,未必都要一切了之。有些病人因为“恐癌”,盲目切除良性结节,结果反而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即“甲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