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搜索
中健网 中健网首页 皮肤病频道 湿疹 查看内容
急慢性湿疹治疗经验
时间:2006-9-28 15:22   来自: 中健网·皮肤病   原作者: 佚名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炎性皮肤玻先师赵炳南老大夫强调,要根据湿疹的临床表现,审证求因,辨证论治,不但对成人的急性湿疹有丰富的治疗经验,而且对婴儿湿疹也颇有心得。急性湿疹的临床表现为发病急,病程短,局部皮肤初起红斑,潮红,佩热,肿胀,继而红斑上出现散在或密集丘疹或水痘,渗液流津,瘙痒不已。重者伴有身热,口渴,心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薄白或黄……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炎性皮肤病。先师赵炳南老大夫强调,要根据湿疹的临床表现,审证求因,辨证论治,不但对成人的急性湿疹有丰富的治疗经验,而且对婴儿湿疹也颇有心得。

  急性湿疹的临床表现为发病急,病程短,局部皮肤初起红斑,潮红,佩热,肿胀,继而红斑上出现散在或密集丘疹或水痘,渗液流津,瘙痒不已。重者伴有身热,口渴,心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弦滑或弦数。证属湿热内蕴,热重于湿,郁于血分发于肌肤,应以清热利湿佐以凉血为治。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黄芋、丹皮各10克,白茅根20克,生地15克,银花10克,车前草20克,生石膏30克,六—散30克。水煎服。加减:若身热,口渴,心烦等全身症状明显者,可加羚羊角粉0.2~0.3克(或用生玳瑁3克)。痒重者加白藓皮、地肤子各10克;大便秘结者可加川军6~10克。

  若发病较缓,皮疹以丘疹或水疤为主,皮肤潮红,程度较前者为轻,瘙痒重,抓后糜烂,渗出较多,伴有身倦、纳差、便塘或干、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或腻,脉滑或弦滑或缓,证属湿热内蕴,湿重于热。应以健脾利湿,佐以清热为治。方用经验方:赤茯苓、白术各12克,黄芬、桅了、龙胆草、权壳、生地、竹叶各10克,灯心3克,六一散15克,车前草20克。

  除内服药外,还要根据局部表现,配合外用药。若初只是红斑,无渗出者可用:六一散30克,祛湿散(川连24克,黄柏240克,黄芩120克,槟榔90克,共研细末)15克,化毒散(市售)10克,混合均匀外扑。

  若水疤糜烂渗出者,可用马齿苋60克,煎水1000毫升,冷湿敷(或用龙葵、胆草、蒲公英、野菊花,任何一味,煎水湿敷,用法同上)。湿敷后用甘草油调祛湿散外涂。具体用法为:取甘草油60毫升,祛湿散15克,调呈稀糊状,外涂。

  用中药湿敷有祛湿清热,消肿止痒的作用,同日寸使局部渗出液吸收,炎症消退,用之得当,取效甚速。

  婴儿湿疹,是临床比较常见的婴儿皮肤病,好发的部位为头面,四肢、躯干。表现为散在红斑,丘疹,水疤,重者糜烂,渗出,结痂。系因胎毒,胎热遗留,或饮食失调,脾失健运,内蕴湿热,外感风湿热邪所致。治疗时不宜过用苦寒药,以免戕伤脾胃。应以甘寒清热,淡渗利湿为主,佐以消导化湿为治。经验方为:淡竹叶6克,灯心2克,银花、丹皮、白藓皮、车前草各6克,炒谷稻芽各10克,六一散10克。方中所用谷稻芽旨在开胃消导以改善小儿的消化机能,以利湿去热清。局部治疗同急性湿疹。

  秦汉混

  急性湿疹,见皮肤发痒,蔓延游走,抓破流津血,或皮肤黄水淋漓,舌苔黄腻,脉弦滑而数者,为风湿热三邪俱盛,方用清热逐风汤:蒲公英30克,紫花地丁15克,野菊花15克,连翘10克,银花10克,地肤子15克,苦参15克,藿香10克,佩兰10克,防风10克,僵蚕10克,当归10克,泽泻lO克。

  若皮肤发痒作痛,滋水淋漓,口干不欲饮,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者,为湿与热蕴结所致,治宜苦寒清热,芳香化湿,淡渗利湿之法,用分消湿热方:银花15克,连翘10克,黄芩10克,蒲公英30克,栀子10克,野菊花15克,苫参15克,地肤子15克,藿香16克,法半夏10克,陈皮10克,猪苓10克,泽泻10克,茅根30克。

  若皮肤搔痒难忍,蔓延游走,甚或皮肤津水浸淫者,属风湿俱盛,宜祛风除湿法,用祛湿除湿方,防风l0克,薄荷3克,蝉衣6克,黄柏10克,苦参15克,地肤子15克,蒲公英30克,银花10克,藿香10克,佩兰10克,法半夏10克,苡仁15克,猪苓10克。若内服药一时未能生效,可外用湿热清洗汤:黄柏30克,地肤子60克,苦参30克,川椒30克,薄荷叶15克,大枫子30克,蛇床子60克,千里光30克,冰片1克(分2~3次用,洗前加入),用水煎至3大碗左有,再加温水适量,淋洗患部。

  慢性温疹之治,宜辨清血虚生风或气血不足兼湿热阻络。前者宜养血祛风,选用四物汤加防风、僵蚕、蝉蜕、丹参、鸡血藤等;后者宜补益气血兼清热除湿通络。选用黄茂、党参、白术、当归、生地、丹参、鸡血藤、地肤子、苦参、僵蚕、蝉蜕、茯苓等。

  临床运用上述各法治疗湿疹多年,治验甚多,疗效满意。 周国雄

  湿疹一证,究其因,内责之心脾两经,外责之风、湿、热邪侵扰。在施治中,按病程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送行施治。

  (1)急性湿疹,具有发病急,范围广,皮疹形态多,皮疹与正常皮肤边界不清,易感染化脓等特点。严重者易引起附近淋巴结肿大,甚至发烧等全身症状。常伴有便秘或便搪,搜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等象。治分二型:

  ①热重于湿者,皮疹局部颜色渐红,发热而痒,不渗液或很少渗液,治以清热利湿,宗解毒泻心汤及龙胆泻肝汤意,药用:黄芩10克,黄连6克,山桅10克,生石膏30克,牛蒡子10克,知母12克,龙胆草10克,柴胡10克(先煎),生地12克,当归10克,车前子10克(包),泽泻10克。水煎服。

  外治法:银花、野菊花各20克,马齿苋、生地榆各30克。布包水煎,待温时洗患处约30分钟,然后再撤青黛散;青黛10克,黄柏10克,滑石20克,煅石膏20克,煅炉甘石10克。上药共研细末外用。渗液不多时,可用水调涂。

  ②湿重于热者,皮疹局部红肿多不明显,而搔痒重,渗液多。舌苔白腻,脉缓。治以健脾胃,除湿邪。用平胃散与益黄散化裁:苍白术各lO克,陈皮10克,川朴10克,猪获苓各10克,清水豆卷12克,冬瓜皮30克,白花蛇舌草3~5克,泽泻10克,六一散(包)10克。水煎服。

  外治法:苦参、土茯苓、蛇床子、白药皮各30克,川椒10克。布包水煎,待温时湿敷皮诊处。每日洗30一60分钟,然后再外撤湿疹散(自拟方):黄柏4.5克,黄芩3克,轻粉1.5克,冰片0.3克,青黛3克,煅石膏4.5克,大黄4*5克,蛇床于10克,血余炭10克。上药共研细面,薄薄涂于患处,能除湿止痒。待渗液基本消失后。可加适量凡士林及羊毛脂配成软膏薄薄涂之,既能收余湿,又能保护皮肤。

  (2)慢性湿疹多由急性湿疹反复不愈衍变而来,易于局限在某些特定部位,如四弯、手背、耳廓、尾能、双小腿等。皮损粗糙,肥厚、边界清楚,阵发奇痒,病程长可数十年不愈,发于小腿的湿疹,常伴静脉曲张,感染溃破后治疗困难。

  皮疹干燥,肥厚者、治以养血祛风,以本院经验方润肤丸加减,生热地各15克,炙黄芪15克,当归10克,元参15克,天麦冬各10克,黄芩10克,丹皮12克,乌梢蛇10克,僵蚕10克。水煎服。日2次。

  若发于双下肢呈静脉曲张型湿疹.伴感染渗液者,可以本院苦参九加活血通络之品:苦参12克,防风10克,防已10克,鸡血藤20克,山栀12克,热大黄10克,生地15克、苍术10克,黄柏10克,牛膝12克,当归12克。水煎服,日2次。

  外治法:皮疹无渗液者可涂黄连膏:黄连12克,苍术6克,黄柏6克。上药共研细面,以凡士林150克,调均外涂。如下肢静脉怒张,胀痛,皮疹有感染渗液者,外用苦胆膏(自拟方):生南星面30克,生半夏面30克,鲜猪胆汁25克,老醋250克,文火熬3小时左右,放凉成膏后外用。二天后用软坚膏(自拟方):连翘60克,威灵仙60克,山豆根60克,冰片6克。共研细面,以凡士林调匀成膏外涂。两膏交替外涂。

  苦胆膏外涂对慢性湿疹衍变成的慢性溃疡,效果较好,尤其是对结核性溃疡疗效更佳。软坚膏对静脉炎引起的病痛及静脉怒胀之胀痛最宜。二方交替使用,可达解毒利湿,活血通络,促进溃疡早期愈合的效果。

 

收藏 分享 邀请
精彩图文
最新资讯
今日焦点
[第876期]让异物入气管伤害远离孩子
[第876期]让异物入气管伤害远离孩子
8月25日晚,北京儿童医院接诊一名因异物进入气管而危在旦夕的2岁儿童,经过
[第870期]土方治感冒是否可行?
[第870期]土方治感冒是否可行?
夏秋交际,早晚温差大,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感冒,有些人选择抗一抗就过去了,
[第866期]放线菌素D到底是什么?
[第866期]放线菌素D到底是什么?
近期,“放线菌素D”这一药品被炒得沸沸扬扬,从今年7月起,不断有来自福建
[第861期]夏末秋初蚊虫反扑如何应对
[第861期]夏末秋初蚊虫反扑如何应对
夏末秋初,蚊虫突然多了起来,气温下降加上雨水天气略多,为蚊子生长提供了
[第858期]从服务员烫顾客看烫伤处理
[第858期]从服务员烫顾客看烫伤处理
8月24日晚,温州林女士在一家火锅店吃火锅,要求男服务员加水时双方发生一
健康有道
[第168期]春季如何调养气血
[第168期]春季如何调养气血
胡冬菊 河北省中医院血液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擅长“清热、凉血、活血、止血
[第167期]“完全控制”哮喘,你该怎么办?
[第167期]“完全控制”哮喘,你该怎么办?
武蕾,主任医师、教授,河北省中医院呼吸二科主任,擅长运用中医理论及中西医结合的方
[第166期]告别失眠的日子
[第166期]告别失眠的日子
成立,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1994年毕业于河北中医学院,毕业后至今一直在河北
[第165期]水肿与肾脏的关系
[第165期]水肿与肾脏的关系
冯忖,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主治各种原发及继发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