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全身皮肤稍加摩擦即可出现局部隆起,伴灼热瘙痒,已有6年,是何疾病?可有最佳药物和治疗方案?永顺彭彩萍您患的是“人工荨麻疹”,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荨麻疹,属于过敏性皮肤病,目前尚无根治药物。常见病因有:1、食物如鱼、虾、蟹、贝壳类等以及某些食物调味品和添加剂。2、药物:多种口服或注射药如青霉素类、磺胺类、解热镇痛类、疫苗和异种血清制……
我全身皮肤稍加摩擦即可出现局部隆起 ,伴灼热瘙痒 ,已有 6年 ,是何疾病 ?可有最佳药物和治疗方案 ?永顺彭彩萍
您患的是“人工荨麻疹” ,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荨麻疹 ,属于过敏性皮肤病 ,目前尚无根治药物。常见病因有 :1、食物如鱼、虾、蟹、贝壳类等以及某些食物调味品和添加剂。 2、药物 :多种口服或注射药如青霉素类、磺胺类、解热镇痛类、疫苗和异种血清制剂、某些中药等。应当引起注意的是 ,有些复方制剂 ,内含多种药物成份 ,其中的致敏药易被医患忽略 ,服用后引起发病。 3、感染 :多种致病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所致的慢性感染 (如扁桃体炎、胆道、泌尿系、妇科感染等 )和寄生虫感染 (如蛔虫、蛲虫等 )其他还有物理因素、动植物因素、精神因素和内脏及全身性疾病均可引起。
治疗原则是根据自身特点选用最有效的药物长期控制症状缓解皮肤瘙痒 ,等待体质改善。同时要改掉皮肤一痒就搔抓的习惯。一般首选抗组胺药物。以H1受体拮抗剂最为常用 ,第一代H1受体拮抗剂有扑尔敏、赛庚啶、苯海拉明等 ;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有咪唑斯汀、依巴斯汀、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选用以上任何一种抗组胺药都有一定疗效。而第二代抗组胺药口服吸收迅速 ,且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较小 ,不产生或仅有轻微嗜睡作用 ,作用时间较长 ,在临床应用最为广泛 ,尤其对一些驾驶员、高空作业者等特殊人员及慢性病例更为适用。大量临床研究表明该类药每天仅服 1次 1片即可有效防止风团发生 ,控制瘙痒。开始宜足量 ,持续 2周控制不出现皮疹 ,再减量 ,将白天的药物改为隔日一片 ,渐减量至每周一次 ,再逐渐尝试停药。如果减量后开始有反复说明减量过早 ,应该恢复到最初的治疗剂量 ,再维持秩序 1- 2周 ,再减量。如果一见好就停药 ,容易复发。病情较重者可以两代药任选一种合用 ,以提高疗效。若H1受体拮抗药联合H2受体拮抗药 (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 )疗效优于单用H1受体拮抗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