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是由麻疹病毒经呼吸道传染而致的急性传染病之一。我国实施计划免疫后,麻疹发病率和病死率已明显降低,麻疹大流行基本上得到控制。但是,由于人口流动增加,部分儿童麻疹疫苗漏种,或免疫失败,加之初次免疫后随着年龄增长而免疫力逐渐降低等原因,致使麻疹小规模流行时有发生,且表现出以下新特点。发病季节改变:未使用麻疹疫苗前,麻疹以10月至……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经呼吸道传染而致的急性传染病之一。我国实施计划免疫后 ,麻疹发病率和病死率已明显降低 ,麻疹大流行基本上得到控制。但是 ,由于人口流动增加 ,部分儿童麻疹疫苗漏种 ,或免疫失败 ,加之初次免疫后随着年龄增长而免疫力逐渐降低等原因 ,致使麻疹小规模流行时有发生 ,且表现出以下新特点。
发病季节改变 :未使用麻疹疫苗前 ,麻疹以10月至次年 2月为发病季节 ,并每隔 1~ 2年为一个小流行年 ,相隔 4年就会有较大的流行 ,呈周期性发病。普种麻疹疫苗后 ,发病季节后移至每年 3~ 5月份 ,这与春季以后 ,人群社会交往流动频繁 ,接触感染者概率上升有关。由于计划免疫工作的开展 ,多数儿童都获得免疫保护 ,形成有效的人群免疫屏障 ,因而流行周期也随之消失。
少数人患第二次麻疹多见于发生第一次麻疹后的两年内 ,由于第一次出疹时 ,年龄较小或病初注射了丙种球蛋白或其他原因 ,未能激发机体产生足够而持久的免疫力 ,因而遇麻疹野毒株时 ,便会再次感染发病。
发病年龄后移 :过去麻疹发病多为 5岁以下儿童 ,尤以 1~ 2岁最多。现在患麻疹者大多是 8个月以内婴儿和 7岁以上学龄儿童 ,成人亦有发病。这主要与人体初次免疫时获得的免疫抗体质量逐年下降有关 ,加之有些人 7岁时遗漏了加强免疫 ,或既往免疫接种质量无保证及免疫失败等原因 ,成为易感者。
轻型或非典型患者增多 :过去典型麻疹具有“烧 3天、出 (疹 )3天、退 3天”的特征 ,麻疹诊断比较容易。如今典型麻疹比较少见 ,皮疹以斑丘疹多见 ,亦可有疱疹、出血点样皮疹等其他形态皮疹。而发热、上呼吸道炎症及全身中毒症状较轻 ,常无麻疹黏膜斑。出疹顺序先从四肢出现 ,逐渐向胸背呈向心性发展 ,并发肺炎、脑炎者较少 ,这与多年来普种麻疹疫苗所形成的抗体水平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