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麻疹不同,风疹常为隐性感染。这使得风疹极易传播,隔离病人几乎不可能。在都市里,每年或每隔两年的冬春季会出现风疹小流行,每隔6─9年出现风疹大流行,间隔30年则出现大规模的流行。这种流行方式使得85%的15岁以下人群获得免疫。北克、上海、沈阳等大城市都有风疹暴发流行的报道,发病率过100─200/10万。我国人群18岁前的风疹感染率,与年龄……
与麻疹不同 ,风疹常为隐性感染。这使得风疹极易传播 ,隔离病人几乎不可能。在都市里 ,每年或每隔两年的冬春季会出现风疹小流行 ,每隔 6─ 9年出现风疹大流行,间隔 30年则出现大规模的流行。这种流行方式使得 85%的 15岁以下人群获得免疫。
北克、上海、沈阳等大城市都有风疹暴发流行的报道 ,发病率过 100─ 200/10万。我国人群 18岁前的风疹感染率 ,与年龄、地区、季节和是否为大流行年份有较大关系。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我国 18岁以上的人群风疹感染率在 80%─ 9 5%左右。大多数隐性感染是发生在有部分免疫力的人群中。虽然人们有时发生再次感染 ,但再次感染可诱导第二次免疫反应 ,从而获得长时间的免疫力。
据报道 ,今年是我国风疹流行年。风疹是由风疹病毒通过呼吸和直接接触传播引起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在城市中 ,约 20%的育龄妇女对风疹病毒易感。如果育龄妇女接触风疹病毒 ,其中 1/5可能发生风疹。在非流行年 ,我国育龄妇女感染率为 0. 1%─ 0. 2%,在流行年会上升至 3. 6%。就是说 ,在流行期间 , 3. 6%的育龄妇女或孕妇可能感染。这一数字看起来并不高 ,但总数却十分惊人 :在一年 2000多万孕妇中 ,可能有 70余万孕妇感染风疹。
怀孕早期是胚胎形成期 ,风疹病毒可以通过胎盘直接影响胎儿 ,使之发生先天畸形。据报告 ,孕妇怀孕第 1个月感染风疹 ,胎儿先天畸形发生率可高达 50%,第 2个月达 30%,第 3个月为 20%,第 4个月为 5%。怀孕 4个月以后 ,胎儿畸形发生率虽然很低 ,但并非绝对安全。
以 19 64年美国风疹流行情况为例 ,在怀孕早期感染风疹的 333名孕妇中 ,有 64%施行了人工流产 , 11. 4%发生了自然流产。
孕妇感染风疹可引起的先天畸形有 :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耳聋、先天性小头畸形及大脑发育不全等 ,还可能引起流产、胎死宫内和低体重新生儿。风疹病毒还能直接侵犯胎儿 ,产生一些病毒感染的不良后果。风疹病毒还能引起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致使婴儿出生时全身有大小不一的紫斑 ,并伴有肝脾肿大、溶血等症状 ,甚至可因内脏出血而死亡。有的婴儿出生时一切正常 ,但在数周或数月后出现抽风、昏迷等症状 ,此为风疹性脑炎所致。还有文献报告 ,宫内感染的胎儿在出生十余年后尚可出现严重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 ,发生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
风疹的预防与麻疹、水痘、猩红热等发疹性传染病不同 ,其对象不仅仅是儿童 ,同时还应当包括育龄妇女 ,对后者保护的重要意义甚至超过儿童。既然风疹病毒最大受害者是胎儿 ,为什么其预防对象除了孕妇外还要包括育龄妇女呢 ?
这是因为预防风疹最可靠的手段是接种风疹疫苗 ,而疫苗是由活的风疹病毒制成的 ,如果孕妇接种 ,疫苗中的病毒同样会毒害胎儿 ,因此怀孕 3个月内的孕妇不能接种 ,那么只好是育龄妇女接种了。因此 ,风疹的预防对象应当包括育龄妇女。
对儿童进行风疹疫苗接种 ,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儿童发病 ,减少孕妇和育龄妇女感染风疹,同时女孩子小时候注射风疹疫苗 ,待她们成年怀孕时就无须顾虑风疹对胎儿的危害了。美国就规定全国 15个月─ 12岁儿童 ,无论男女一律常规接种风疹疫苗。 15个月以前的婴儿 ,由于体内存在从母体获得的风疹抗体 ,所以不需要进行预防接种。英国只对 11─ 14岁的女孩进行风疹疫苗的接种。对于过去未接种过风疹疫苗的妇女 ,应在决定结婚前或要小孩之前补种。但特别应提起注意的是
,注射风疹疫苗后 3个月内不宜怀孕 ,否则疫苗中活的风疹病毒可能危害胎儿。
据介绍 ,我国已能生产风疹疫苗。上海市和山东省已普遍为儿童接种风疹疫苗 ,北京市也已将风疹的预防接种纳入到儿童计划免疫程序之中。在我国各大城市 ,已婚妇女可自行到妇幼保健部门进行风疹疫苗的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