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现代女性的面部出现呈蝶状的褐色斑片,此疾病在医学上称为黄褐斑,中医称之为“黧黑斑”。此斑通常是对称地分布于颧突和前额,大小不定,形状也不规则,边界较清楚,没有任何自觉症状。本病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妊娠3~5个月时,即可出现,分娩后逐渐消失;也有的患肝病或内分泌疾病者也会出现。在治疗本病时,除去诱因和治疗原发病外,饮食调理不失为……
不少现代女性的面部出现呈蝶状的褐色斑片 ,此疾病在医学上称为黄褐斑 ,中医称之为“黧黑斑”。此斑通常是对称地分布于颧突和前额 ,大小不定 ,形状也不规则 ,边界较清楚 ,没有任何自觉症状。本病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 ,如妊娠 3~ 5个月时 ,即可出现 ,分娩后逐渐消失 ;也有的患肝病或内分泌疾病者也会出现。在治疗本病时 ,除去诱因和治疗原发病外 ,饮食调理不失为又一蹊径。
肾亏型 :除面部褐斑外 ,常表现有腰膝酸软、形体消瘦、眩晕耳鸣、咽喉干燥、午后潮热、盗汗少寐 ,月经量少或闭经等症状。此症宜取滋补肾阴之方。
地黄蒸鸭 :生地黄 100克、怀山药 200克 ,枸杞 30克 ,白鸭 1只 (150~ 200克 ),葱、姜、胡椒粉、黄酒、清汤、盐、味精等调味品适量。制作时先将鸭拔毛 ,去净全身骨头 ,用盐、胡椒粉、黄酒涂抹在鸭体内外 ,加入葱姜腌一小时左右。
生地黄装入纱布袋 ,垫在碗底 ,把腌好的鸭肉切成 1厘米的方丁 ,山药去皮切片 ,与枸杞合匀 ,放在生地布袋上 ,注入清汤 ,蒸 2小时 ,至鸭肉熟烂翻扣盘中 ,去除药袋 ,即可食之。
气郁型 :此类型患者常易急燥不安 ,胸胁胀痛 ,或情志抑郁、胸闷气短善太息 ,月经不调 ,痛经等。此症宜疏肝解郁之方。
厚朴煨肘 :猪肘 700克、厚朴 15克 ,香附10克 ,川芎 6克。制作时将诸药压碎 ,装入纱袋 ,与猪肘共入锅中 ,加水 ,置旺火烧沸 ,撇尽浮沫 ,移文火煨至八成熟 ,加入各种调料 ,如绍酒、盐、味精、酱油等。待汁浓肘软 ,去除药包 ,装盘即成。
血燥型 :面部斑色灰黄 ,皮肤干燥 ,毛发干枯 ,爪甲不荣 ,肌肉消瘦 ,舌燥少津 ,甚则皮肤脱屑 ,角化皲裂等等。此症直取养血润肤之方。
胡桃牛奶饮 :胡桃仁 30克 ,牛奶 200克 ,豆浆 200克、黑芝麻 20克。将胡桃仁、芝麻磨成粉状 ,与牛奶、豆浆拌匀倒入锅中煎煮 ,煮沸后加入少量白糖 ,每日早晚各一碗 ,也可在煮沸时 ,放入鸡蛋 ,边搅边煮 ,每日一次 ,每次一碗。
蕴湿型 :出现黑斑色淡 ,面部油脂分泌较多 ,头发稀疏 ,伴有口淡无味 ,肢体沉重 ,食少纳差 ,大便稀溏 ,舌质淡 ,苔黄腻等症状。此症宜取便脾利湿之亢。
八宝除湿粥 :苡米 10克 ,芡实 10克 ,莲子15克 ,山药 30克、白扁豆 10克 ,赤豆 15克 ,大枣 10枚 ,粳米 100克。除粳米外 ,将诸品加水适量 ,煎煮 40分钟 ,再放粳米 ,继续加入水 ,煮熟成粥。早晚各一碗 ,长期食用效果甚佳。